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模式的着火相位控制研究

李魁春  
【摘要】:均质预混合燃烧柴油机以其良好的经济性、超低的NOx与碳烟排放成为内燃机热点课题之一。柴油预混合燃烧目前存在许多理论上和工程上的难题,其中着火相位难以控制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控制预混合柴油机着火相位,提出点火室式预混合燃烧柴油机概念,即:在发动机缸盖上设置点火室,通过通道与主燃室相连接。布置两套喷油系统,柴油喷油器布置在主燃室内,汽油喷油器与火花塞布置在点火室内。通过调节压缩比、缸内EGR等控制主燃室柴油混合气不被压燃,火花塞点燃点火室内汽油混合气后,点火室内的火焰从通道喷出,引燃主燃室内混合气。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在全工况实现预混合燃烧着火相位可控,提高燃烧稳定性。本文对该系统发动机进行模拟分析,考察系统的可行性。 根据CF186F发动机缸盖的结构图,在三维CAD软件中设计火花塞与喷油器的布置位置并建立模型,将模拟导入至AVL FIRE,结合发动机一维模拟软件AVL BOOST模拟得到的边界条件对发动机缸内气流运动、燃油雾化、燃烧及排放过程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对比了不同的主燃室喷油提前角、点火时刻、主燃室喷射次数以及柴油喷嘴的喷孔夹角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本系统怠速时能使新鲜充量分布均匀;怠速工况时,主燃室喷油提前角在70°A-90°CA之间时本系统均可以获得良好的燃烧性能与排放性能;在20°CABTDC至上死点时点火电极附近混合气当量比为1.1左右,适合点燃与火焰传播,有较大的点火窗口;怠速时燃烧持续期为20°CA,缸内最高平均温度低于1800K,限制了NOx的大量生成;发动机各负荷下着火相位均可控,在80%负荷以下预混合气在上止点时未被压燃,更大的负荷需要加入外部EGR以使着火相位可以通过火花塞控制。 本文所做的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点火室预混合燃烧柴油机燃烧排放规律的理解,并为接下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邢普;张传龙;;基于涡流式柴油机缸内过程研究[J];汽车零部件;2009年03期
2 张勇;王佳;;燃烧室氮氧化物向润滑油的扩散过程[J];内燃机学报;2011年04期
3 邹振宇;刘晶;赵若楠;;内燃机转速对缸内湍流影响之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陆瑶;王银燕;;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1年02期
5 陈强明;;进气迟后角对四冲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分析[J];汽车零部件;2010年05期
6 张韦;舒歌群;韩睿;张祚;毕克刚;;高比率冷EGR与进气富氧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J];内燃机工程;2011年04期
7 王娇;刘玮;;过量空气系数对汽油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1年14期
8 朱琳;薛冬新;宋希庚;;中速大功率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4期
9 潘小亮;胡铁刚;余涛;郝栋;冯海涛;;氢内燃机在不同点火提前角下的燃烧特性分析[J];汽车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谭建勋;王志伟;李伟;蒋习军;;采用EGR和DOC实现柴油机欧Ⅳ排放的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2011年07期
11 郑士卓;张欣;沈志勇;;低热值气体燃料发动机离子电流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12 夏兴兰;杨海涛;郭立新;缪雪龙;王先勇;;新型燃烧模型在柴油机燃烧模拟中的应用(下)[J];现代车用动力;2011年03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桦;;基于Matlab环境下柴油机气缸内工作过程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及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建新;段金栋;张然治;;用于发动机开发的气缸内测试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史绍熙;;四气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缸内滚流运动的研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徐成海;楚志高;张世伟;王鑫;;HWZ-4型往复活塞式无油真空泵工作过程的模拟[A];真空获得与测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华梅堂;;基于缸内工作过程的柴油机工况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A];2010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2010年
6 刘学锋;朱继东;;毒鼠强中毒4例分析[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田泽潭;;中药胶剂的贮存保管[A];'99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孙天亮;程素森;石琳;杨天钧;;高炉炉缸铁水流动对炉缸侵蚀的研究[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9 詹玉龙;万碧玉;胡以怀;李纪军;;大型集装箱船舶轮机模拟器主机非标定工况仿真建模的研究及实现[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10 郭文勇;肖新斌;田洪祥;;柴油机缸内测量系统的研制[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基于燃料设计的压燃式发动机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马骁;应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研究直喷汽油机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D];清华大学;2010年
3 陈韬;汽油机低温高效燃烧中缸内温度—废气率耦合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吴君华;增压二甲醚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控制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刘雄;满足低排放法规的两气门电控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王春发;汽油机多循环数三维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马贵阳;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8 李昕光;相继增压柴油机切换过程燃烧排放仿真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姚宝峰;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特性及动力学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白云龙;直喷汽油机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及废气稀释燃烧模式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魁春;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模式的着火相位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文醉;非道路用柴油机缸内气体流动与喷雾三维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卫忠星;电控LPG缸内直接喷射技术应用于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杜炜;缸内直喷点火室稀薄燃烧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立群;VM R425DOHC柴油机低温预混合燃烧仿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周阳春;柴油机喷雾和预混合燃烧过程的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孔德芳;4100QB-2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缸内工作过程模拟及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世伟;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传热模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刘宏伟;电控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汪佳丽;LNG缸内液喷对混合气形成影响的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若蕾;老挝石缸难住考古学家[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徐路;柿脯[N];河南科技报;2006年
3 郑亚平;半夏的采收与加工技术[N];中国特产报;2002年
4 王功胜;高压线不良导致捷达前卫回火放炮[N];中国汽车报;2003年
5 ;瓦罐鸡汤的调制[N];中国食品报;2009年
6 ;厨房小窍门[N];兰州日报;2005年
7 运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薛进朝;养蛆喂鸡妙法[N];山西科技报;2001年
8 利巧;锯末发酵可喂鸡[N];湖北科技报;2000年
9 谢晓伟;米谷防蛀的好方法[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敏丽 沈胜强 陈家骅 张志千;传热全仿真模拟是未来发动机研究的主要方向[N];中国汽车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