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王书齐  
【摘要】:论文以陈守煜教授可变模糊集决策理论为基础,借鉴可变模糊集决策理论在水文学及水资源领域成功运用的经验与方法,将其应用于大型编队防空决策研究中。论文综述了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了空中威胁环境,梳理了大型编队防空军事物理过程、对比研究分析了相关模糊决策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防空决策相关准则和指标体系,研究解决大型编队防空中的编队编成、威胁判断、兵力配置及火力分配方法中的重点问题,佐证了可变模糊集决策理论在军事决策领域应用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 大型编队面临的空中威胁十分严峻,其防空军事物理过程涉及编队编成、威胁判断、火力资源分配、攻防效能评估等诸多辅助决策研究问题,具有典型的多层次、多任务、多属性、多目标、非结构等决策特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关于决策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程上的很有限,主要原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适用性和滞后性上,特别是军事领域的特殊性所致。作者通过研究可变模糊集决策理论及在水文学及水资源领域的运用实践,将可变模糊集决策理论及最新成果研究应用到军事领域。 针对大型编队编成方法及方案优选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可变模糊优选规划理论的大型编队编成与优选,研究解决军事决策中难以综合考虑定量与定性因素相结合的不足,处理了大型编队编成方案的制定及方案优选过程中的相关决策指标问题,所建模型以非线性相对优属度作为决策变量(编队待选舰艇)权重系数,理论上更为严谨合理,目标函数物理意义更为明晰。对参与优选方案的决策人员,采用非等权重的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了直接采用优选模型与采用定级处理优选模型的优选方法,给出了对比结论。 针对大型编队的对空威胁判断问题,基于可变模糊聚类优选理论与方法,从目标威胁判断研究现状、目标类型聚类识别、目标威胁程度可变模糊评估、目标攻击方向区分四个方面对目标威胁判断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目标威胁等级评估方法采用二元语义进行了拓展。 大型编队的兵力配置与火力分配是防空作战核心问题。论文运用基于多目标可变模糊优选及对策理论,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护航舰艇防空优化配置、防空舰载机防空优化配置、大型编队火力分配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兵力配置与火力分配相应准则,系统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比较,给出了分析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勇;徐军凯;王俊涛;;基于不确定熵证据合成的多属性火力配系决策优化[J];兵工自动化;2007年05期
2 路建伟;杜建新;夏一;;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敌空袭主攻方向预测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1期
3 丁松林,郭万海;雷达哨舰在编队防空中的使用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5年03期
4 何俊,杨周旺,邵国培,曹志耀,侯定丕;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种综合排序法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1999年04期
5 潘路;赵文娟;;谈基于MADM的空中目标威胁估计[J];大众科技;2006年03期
6 李华府;霍香丽;;考虑模糊性的装备供应商选择决策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0年10期
7 武志强;王巨海;肖慧鑫;胡建辉;;城市防空中目标威胁评估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6年12期
8 刘晓亮;谭守林;牛国华;时少旺;赵冠光;;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打击目标选择[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9期
9 张国新;王瑜;沈田双;;空降地面作战突破点决策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11期
10 陈康;罗雪山;罗爱民;;CEC条件下的舰艇编队防空问题[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年04期
11 武涛;夏惠诚;;水面舰艇编队系统对空作战能力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2 郭春香;郭耀煌;郭强;;基于格序决策的高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13 钟志通;金钊;李晓;张晓东;;基于雷达组网舰艇编队防空协同效果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10年05期
14 张祥林,徐瑞恩;舰艇编队防空仿真联盟设计[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1年02期
15 刘文斌;林平;隋毅;;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效能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7期
16 张善文,刘进忙;以目标类型为主的一种威胁评估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8期
17 孙向军;陆勤夫;孙翠娟;;舰艇编队智能防空决策模型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18 尹凤敏;;两栖作战编队防空火力协同的交互性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9期
19 李进军,丛蓉,熊吉光;舰艇编队防空动态目标武器分配优化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年S1期
20 陈国宾;;基于GAHP的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菊莹;孟凡永;曾雪兰;;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伟;;一种基于评价映射的多属性评价方法(英文)[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3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学生;邹开其;吴伟;;多属性决策中的一种选择排序算子[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5 何芳;张智杰;赵建玉;;条码多属性排序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策略中的应用[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徒君;高雷阜;;基于混合熵权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德峰;;一类偏好信息完全不确知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宋光兴;邹平;;多属性组合决策法研究[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何尔雅;肖新平;;求解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种新方法[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成先娟;吕跃进;占济舟;;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齐;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3 陈春芳;序方法与多属性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肖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关联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姜宁;电子对抗仿真系统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张荣;交互式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周琼;可视化人机交互决策系统建模与实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闫书丽;多属性决策与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鲁成国;模糊数的比较与排序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6年
6 陈美玲;基于多属性反向拍卖模式电子采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7 徐晶;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集成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8 何波;不完全信息下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陈小娟;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周亚;多属性决策中的TOPSIS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海峰、记者 钱晓虎;盯着弱项设演练课题[N];解放军报;2004年
2 王朝武高士兵;深夜风浪6级 预编渔船编队前进[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赵卓昀 晓昊;“雾岛”出海动静很大[N];中国国防报;2002年
4 张军红;战场青睐“万能平台”[N];解放军报;2010年
5 孙立华 张岩;美航母服役寿命还有多久[N];中国海洋报;2004年
6 孙立华;大型航母在美军还能服役多久[N];光明日报;2001年
7 贺茗芳;护卫舰:美国老佩里南亚重上阵[N];中国国防报;2008年
8 章一煦;护卫舰:“佩里”PK“塔尔瓦尔”[N];中国国防报;2010年
9 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李贵宾;临机决断 发射手眼观六路 战斗协同 操作手能参善谋[N];解放军报;2011年
10 刘楠 记者 王凌硕;新型战舰劈波斩浪练硬功[N];解放军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