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催化卤代芳烃的1,4-加成反应研究
【摘要】:过渡金属催化的亲核试剂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4-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构建新C-C键的重要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
本文对钯催化卤代芳烃以及铑催化的溴代芳烃直接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4-加成反应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我们以碘苯与4-苯基-3-丁烯-2-酮的反应为模型反应,系统考察了催化剂、溶剂、碱和温度等对1,4-加成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溶剂为DMA,催化剂为3mol%Pd(PPh3)4,碱为三正丁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碘苯对4-苯基-3-丁烯-2-酮1,4-加成产率可达77%。我们又研究了其它碘苯的底物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发现碘代物芳环上带有供电子基的底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产物最高收率为79%,而芳环上带有吸电子基的底物不能参加反应。
2.我们以溴苯与2-环己烯酮的反应为模型反应,系统考察了催化剂、添加剂和温度等对1,4-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为140℃,溶剂为DMA,催化剂为3 mol% PdCl2(MeCN)2,配体为3.3 mol%dppb,添加剂为n-BU4NI,碱为三正丁胺时,1,4-加成反应顺利进行,产物收率为55%。另外我们又研究了铑催化下的溴苯与2-环己烯酮的1,4-加成反应,发现当采用[RhOH(cod)]2为催化剂,碘化亚铜为添加剂,氢氧化钾为碱、1,4-二氧六环和水混合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00℃时,1,4-加成反应顺利进行,产物收率为70%。
|
|
|
|
1 |
赵祥臻;严行方;李树森;马时申;应浩;吴克强;;辐射合成溴乙烷[J];有机化学;1980年04期 |
2 |
冯大诚,冯圣玉,邓从豪;锂氟类硅烯与乙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7期 |
3 |
赵广旺;钌配合物作催化剂用于羧酸与炔烃的加成反应[J];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
4 |
赵莹;叶翠层;;AlCl_3催化合成N,N-二氰乙基对氯苯胺的研究[J];化学试剂;2006年05期 |
5 |
谭晓燕;李松;赵莹;王元兰;胡常伟;;无水AlCl_3催化合成N,N-二氰乙基间氯苯胺的研究[J];化工时刊;2006年11期 |
6 |
秦丙昌;陈静;廖新成;屈凌波;;3-甲氧基丙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07年06期 |
7 |
魏晓飞;郑清川;吉腾飞;赵博;李春元;王萍;曹淑桂;王智;王磊;;水解酶在二乙基锌与芳香醛加成反应中的应用(英文)[J];催化学报;2009年05期 |
8 |
马洪刚;司西强;;烯烃加成硫化氢直接生成硫醇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0年01期 |
9 |
曹居东;;部分电荷数概念及其在有机化学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1980年01期 |
10 |
齐福来;王宝钧;;异戊二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6年02期 |
11 |
贺灿欣;;格利雅试剂与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J];化学通报;1987年08期 |
12 |
吴乾菁;羰基化合物与亚硫酸氢钠亲核加成反应实验的改进与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13 |
陈彬;赵成大;黄敬安;;化学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法——Ⅲ.乙炔与氢化锂二聚体加成反应的反应路径解析[J];化学学报;1990年03期 |
14 |
马春林,王大奇,尹汉东,马永祥;硫化氢对二茂铁乙烯基芳酮亲核加成反应的研究[J];应用化学;1991年03期 |
15 |
刘德源;;330E聚醚多元醇中环氧乙烷对其性能的影响[J];黎明化工;1995年02期 |
16 |
关翠林;影响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的因素[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7 |
訾俊峰;羰基的不对称合成反应规律初探[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
18 |
秦丙昌,何其戈,刘庆云;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1年05期 |
19 |
刘雁,杨林,高忠良,陈磊;4-氰基-1-(N-叔丁氧羰基)-吡咯烷-3-酮的合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20 |
谭晓燕;叶翠层;赵莹;杨志;;对甲氧基苯胺与丙烯腈的催化加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