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和多主体理论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
【摘要】:鉴于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重要性,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一直是各方广泛探讨的重要议题。但是目前建模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缺乏完整理论架构和具体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此,论文基于角色和多主体理论针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进行研究,旨在从系统开发的基础,即系统建模方面研究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集成建模框架、具体建模方法,以及业务模型的抽象。研究结果对于丰富系统建模理论、指导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提高系统建设的科学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借鉴企业建模思想,结合先进的主体建模技术,提出了基于RNMA理论集成建模框架。该框架使用“维度、层次、属性”三个概念;从电子政务业务分析的三个域“业务模型域、系统开发域和模型抽象域”出发,构建了由“视图维、生命周期维和模型抽象维”组成的三维正交立方体体系架构。引人N维向量空间和元组思想定义了模型框架,并给出了集成建模算法描述,为模型定义、表示和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后,对抽象维度建模方法深入展开,提出了抽象维度建模原则和SST抽象维度建模路径,给出了建模栅格工具及抽象维度建模蓝图。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及其组织结构与多主体系统同构特点来研究多主体系统,使得建立的抽象维度建模框架体系具有了理论来源基础。通过对抽象维各层次模型的分类,框架体系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梳理并完善了RNMA建模体系。通过引入有限自动机,并对交互原语修正,可以在元模型中更好地表达角色、任务、主体之间的交互及消息传递。
接着,对视图维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流程建模方法深入展开,提出了基于SST建模路径及事件驱动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不仅给出了流程建模的阶段、建模活动和生成的元模型,还给出了流程建模过程,以及业务与技术的集成方法。针对以往建模方法中角色与Agent的结合没有深入展开的缺陷,提出多层架构模式。增加了角色到主体的映射层,给出了映射原则、概念间的映射关系定义,解决了基于RN理论的需求模型到基于MA设计模型的快速过渡。通过将业务流程分析中的角色绑定在主体上,而且角色可以动态添加和撤消。并用这些主体的交流协作代替角色的交互,来描述业务流程活动执行者的交流和协调,使得主体成为模型的执行者,解决模型的柔性、智能性和反馈性不足,及执行者缺乏动态性和主动性的弊端问题。
最后,通过RNMA-DLA集成建模方法在EGP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政府采购这一电子政务系统分析和设计建模的实际问题,同时也阐述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