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角色和多主体理论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

刘继山  
【摘要】:鉴于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重要性,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一直是各方广泛探讨的重要议题。但是目前建模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缺乏完整理论架构和具体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此,论文基于角色和多主体理论针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进行研究,旨在从系统开发的基础,即系统建模方面研究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集成建模框架、具体建模方法,以及业务模型的抽象。研究结果对于丰富系统建模理论、指导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提高系统建设的科学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借鉴企业建模思想,结合先进的主体建模技术,提出了基于RNMA理论集成建模框架。该框架使用“维度、层次、属性”三个概念;从电子政务业务分析的三个域“业务模型域、系统开发域和模型抽象域”出发,构建了由“视图维、生命周期维和模型抽象维”组成的三维正交立方体体系架构。引人N维向量空间和元组思想定义了模型框架,并给出了集成建模算法描述,为模型定义、表示和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后,对抽象维度建模方法深入展开,提出了抽象维度建模原则和SST抽象维度建模路径,给出了建模栅格工具及抽象维度建模蓝图。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及其组织结构与多主体系统同构特点来研究多主体系统,使得建立的抽象维度建模框架体系具有了理论来源基础。通过对抽象维各层次模型的分类,框架体系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梳理并完善了RNMA建模体系。通过引入有限自动机,并对交互原语修正,可以在元模型中更好地表达角色、任务、主体之间的交互及消息传递。 接着,对视图维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流程建模方法深入展开,提出了基于SST建模路径及事件驱动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不仅给出了流程建模的阶段、建模活动和生成的元模型,还给出了流程建模过程,以及业务与技术的集成方法。针对以往建模方法中角色与Agent的结合没有深入展开的缺陷,提出多层架构模式。增加了角色到主体的映射层,给出了映射原则、概念间的映射关系定义,解决了基于RN理论的需求模型到基于MA设计模型的快速过渡。通过将业务流程分析中的角色绑定在主体上,而且角色可以动态添加和撤消。并用这些主体的交流协作代替角色的交互,来描述业务流程活动执行者的交流和协调,使得主体成为模型的执行者,解决模型的柔性、智能性和反馈性不足,及执行者缺乏动态性和主动性的弊端问题。 最后,通过RNMA-DLA集成建模方法在EGP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政府采购这一电子政务系统分析和设计建模的实际问题,同时也阐述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的用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琦峰;刘飞;;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13期
2 丛树学;白奕;;基于DoDAF的舰载武器系统体系结构建模[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5期
3 向晓燕;蒋效会;;基于系统辨识的系统模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6期
4 白瑞萍;李红星;杨新华;季晓珑;;高温持久试验机加热电炉的模糊控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5期
5 王佰超;姜继春;王静;苗立琴;;基于UML的虚拟装配系统建模技术[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02期
6 赵瑞雪;论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模[J];计算机应用;1999年08期
7 王培昌;张俊星;;面向实现的智能控制系统建模[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康伟;邱涤珊;马满好;;影响图建模理论及其应用实例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年05期
9 夏平均;姚英学;;基于IDEF和UML的虚拟装配系统建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刘明忠;赵晖;;UML/ADL在软件监控系统建模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年04期
11 吕刚德;杨占才;;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建模技术研究[J];测控技术;2011年01期
12 赵斐;韩旭;乔非;许维胜;吴启迪;;面向钢铁企业能源流程的逐步形式化建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4期
13 莫世锋,李勤;运用UML进行软件系统建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4 梁迪;谢里阳;董海;尚文利;;基于IDEF&UML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的建模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年05期
15 宋俊典;林家骏;;基于xUML的航迹起始算法代码生成机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3期
16 杨旦;成伟明;赵春霞;唐振民;王镇兴;;基于五元组建模的微小型机器人体系结构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01期
17 王志坚;蔡自兴;;基于IDEF0模型的Petri网间接建模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5期
18 周治平;夏娟;王永志;林家骏;;基于UML实时扩展的系统模型设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1期
19 丁士拥;常天庆;牛春平;张建伟;;基于Agent的建模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08期
20 朱樟明;杨银堂;;基于Simulink的Sigma-DeltaA/D转换器调制器系统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瑞;宋春林;;一种基于局部学习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佰超;姜继春;王静;苗立琴;;基于UML的虚拟装配系统建模技术[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石红瑞;王先来;李光泉;;多层递归神经网络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4 袁修干;沙斌;杨春信;;航空人-座舱-热环境系统建模及计算机仿真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5 魏国珩;黄高峰;;基于故障字典的系统建模故障诊断方法研究[A];舰船电子装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修理学组第四届年会暨信息装备保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少远;王群仙;曹保定;孟昭忠;;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模型研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冯广龙;张纪峰;;农作物需水量的建模与适应控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8 顾基发;唐锡晋;;综合集成系统建模[A];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9 张炜;李明;田干;杨东诚;;某型导弹动力系统稳态故障模型的建立[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宋辉;;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模型理论与应用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山;基于角色和多主体理论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冯晓宁;基于本体的语义Petri网研究及其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胡方明;光电成像系统建模及性能评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史琦;网络化制造中面向过程的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高赟;基于粗糙集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6 王卓;模型驱动的软构件分类及检索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舒海生;柔性制造系统工件流和刀具流动态调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胡春;制造执行系统建模与智能企业诊断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邱卫东;实时操作系统协同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潘洪军;面向对象代数Petri网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宁;水下无人探测器系统性能的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孙静;基于Ontology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实现[D];四川大学;2006年
3 张文刚;基于数字化校园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姜爱丽;基于Petri网的无线自动售货机系统建模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瑞丹;面向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适应性建模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肖洁;J2EE下基于UML技术的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7 罗成;磁浮列车悬浮控制器电子负载的设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安雅雅;300四辊轧机压下系统建模及系统辨识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刘冬;电力系统中通用信息模型的研究和应用[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黄海啸;超声马达混合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RM发布RealView系统建模器[N];人民邮电;2006年
2 韩际平;青春 在数海中飞扬[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选择SQL Server[N];电脑报;2004年
4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罗嵘;片上系统EDA的建模方法[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 王正中;仿真学科的研究与思考[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汪汀;建立模型 简化管网 分区供水[N];中国建设报;2008年
7 威廉;TMN优劣谈[N];人民邮电;2002年
8 ;华信培训:三月喜迎丰收[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北京和佳软件技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陈佳;“和佳新一代ERP”产品与技术[N];科技日报;2003年
10 郑纬民;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评测[N];计算机世界;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