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聚合物的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污染物的性能
【摘要】: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污染物分解彻底等优点。同时,由于具有可利用太阳能的可能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以TiO2为代表的光催化剂存在可见光利用效率低和量子效率低等缺点,这些因素限制了光催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导电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和电荷迁移能力。将导电聚合物与其他半导体进行复合形成异质结可以促进光生电荷的有效分离;同时通过引入光子晶体和核壳介孔微球等结构的反射效应、散射效应和慢光效应可以实现对可见光的有效富集,以上两方面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可见光下对污染物的高效光催化降解。本论文围绕以上内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合模板法、液相沉积法、旋转涂覆法和浸渍法制备了反蛋白石TiO2光子晶体耦合的TiO2/聚3-己基噻吩(P3HT)复合光催化剂(Bilayer TiO2/P3HT)。Bilayer TiO2/P3HT由内层的反蛋白石TiO2和外层的纳米颗粒TiO2组成,其中反蛋白石TiO2具有规则的面心立方体结构,TiO2纳米颗粒层是由5-25 nm的纳米颗粒组成。经过P3HT修饰之后,Bilayer TiO2/P3HT仍然呈现出锐钛矿TiO2的晶型结构,由于光子晶体Ti02的禁带反射效应和禁带红边缘的慢光效应,Bilayer TiO2/P3HT对可见光的吸收要明显强于传统的NP-TiO2/P3HT。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6h内Bilayer TiO2/P3HT对MB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常数是传统的NP-TiO2/P3HT的2.08倍。这些结果说明光子晶体与P3HT/TiO2异质结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可见光下的光催化能力。
(2)结合水热法和化学吸附法制备了聚苯胺(PANI)修饰的核壳结构的介孔TiO2微球光催化剂(PANI/M-TiO2)。PANI/M-TiO2具有独特的介孔核壳结构,其比表面积达到125 m2/g。PANI的修饰没有改变M-TiO2的锐钛矿的晶型结构。由于多重散射、反射效应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PANI/M-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要明显强于传统的PANI/NP-TiO2。其中PANI与M-TiO2的初始质量比为6%的复合光催化剂显示了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可见光下对于罗丹明B (RhB)和4-氯酚(4-CP)的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是传统的PANI/NP-TiO2的5.04倍和2.03倍。
(3)结合直接热聚合法和超声吸附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石墨烯氧化物(GO)复合的可见光催化剂。其中g-C3N4是由单层石墨状的七嗪环片层沿着c轴方向的堆垛而形成。GO表现出薄纱状褶皱和卷曲的织构,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环氧基等含氧基团。g-C3N4与GO通过超声吸附复合之后,所得到的g-C3N4/GO复合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有所增强,而且g-C3N4与GO之间光生电荷能够有效的迁移和分离。可见光下对RhB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g-C3N4/GO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其降解动力学常数是g-C3N4的3.80倍。
以上结果表明,合理的设计导电聚合物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能够实现对可见光的有效富集,从而增加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导电聚合物和其他半导体之间形成的异质结能够促使光生载流子的有效迁移和分离,两方面协同作用,实现了可见光下对污染物的高效光催化降解。本论文为高效可见光光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为光催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
|
|
1 |
徐用军,谢腾峰,王德军,王瑛,李铁津;TiO_2负载型催化剂及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的表面光电压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03期 |
2 |
崔玉民,朱亦仁;光催化氧化脱除硫化物[J];燃料化学学报;2000年05期 |
3 |
崔玉民,单德杰,朱亦仁;TiO_2薄膜光催化氧化I~-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1年03期 |
4 |
张龙力,杨国华,孔庆池;超微细TiO_2制备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1年07期 |
5 |
贾建国;朱春来;;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前景[J];舰船防化;2001年S1期 |
6 |
陕绍云,王亚明,贾庆明;半导体纳米材料TiO_2的光催化应用[J];化工时刊;2002年11期 |
7 |
吴兴惠,赵景畅,柳清菊;光催化剂可见光化研究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8 |
;精细化工[J];化工中间体(市场快讯版);2003年07期 |
9 |
;含光催化剂的防污、脱臭、抗菌、防霉、耐冷水可剥涂料[J];涂料技术与文摘;2003年04期 |
10 |
蒋朝俊;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年01期 |
11 |
刘红艳,高濂;湿化学法原位合成硫掺杂的纳米金红石TiO_2可见光催化剂[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2期 |
12 |
齐文刚,邹丽霞;光催化降解甲醛废气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年09期 |
13 |
王君;;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分析[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12期 |
14 |
袁丽秋;;解决能源问题的新途径——光解水制氢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6年05期 |
15 |
王滨;沙建萍;杨玉国;朱红;;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年07期 |
16 |
沈贝樑;徐志兵;李炎进;;TiO_2/5A分子筛复合光催化剂的初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7 |
;读者·作者·编者[J];化学通报;2006年09期 |
18 |
潘红梅;何翔;;纳米钛酸锶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J];佛山陶瓷;2006年10期 |
19 |
李芳军;李政一;刘效兰;李倩;耿晓彬;;光催化氧化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20 |
施晶莹;冷文华;曹江林;张鉴清;曹楚南;;钴前驱体对掺杂TiO_2微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