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恩巴赫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毕恩巴赫是是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哲学教授。主要从事生态伦理、现代医学伦理研究,是德国功利主义的代表。生态伦理思想是毕恩巴赫早期研究的重点领域,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但遗憾的是,国内对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本文试图较系统地介绍毕恩巴赫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阐述了他关于动物权利、自然物的替代、传统环境价值观以及新环境伦理学价值取向问题上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上对毕恩巴赫思想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进而提炼出其思想的理论贡献和不足。
在对毕恩巴赫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其思想具有功利主义特征。首先,在对待动物权利的问题上,毕恩巴赫从偏好功利主义视角出发,主张把没有感觉的动物排除在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外。其次,在自然物的替代问题上,毕恩巴赫认为在一个自然系统内,如果整体价值,即外在价值可以保证的话,一种动物对另一种动物的替代或一种植物对另一种植物的替代是允许的,这体现了功利主义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再次,在构建新环境伦理价值体系方面,他提出“注重需求”规范比“注重理想”规范更优越,在实践中应当优先选择“注重需求”规范,体现了功利主义注重实践的特点。总的来说,毕恩巴赫的这些思想多是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而且最终是基于人类的利益考虑的,是行动功利主义的表现。他的基本态度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为全人类或一切有感觉的生命追求好的效果,在根本上还是对古典功利主义的阐释,没有超越功利主义的视野。尽管如此,毕恩巴赫毕竟把有感觉的动物包含进了道德关怀的范围,为构建新环境伦理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总之,毕恩巴赫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其创造性的地方,为解决生态伦理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