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高压食品处理工艺基础研究

夏远景  
【摘要】: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技术克服了传统食品热处理破坏食品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等缺点,在食品处理,尤其是对风味要求较高的果汁和水产品的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丰富和完善超高压食品处理工艺基础,为该过程的设计计算和工艺优化提供方法和依据,推进该工艺的工业化应用进程,本论文选择果汁(苹果汁/橙汁)和水产品(牡蛎/海参)为研究对象,研究超高压处理参数对食品微生物、酶和食品品质的影响规律;以大豆蛋白、牡蛎蛋白和海参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蛋白质结构和溶液性质的影响规律;以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超高压对淀粉结构和溶液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形成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以果汁和水产品中菌落总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了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处理温度等操作参数对食品微生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升高,食品中微生物灭活率增加、繁殖能力降低。压力协同温度处理可取得更好的灭菌效果。 通过实验研究了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处理温度等操作参数对果汁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海参自溶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力和温度对酶的影响均具有双重性,某一压力和温度范围内,酶活性增强,另一压力和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降低。保压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则以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为基础,在酶活性增强的压力温度范围内,延长保压时间酶活性上升,反之,随保压时间延长酶活性降低。 通过实验研究了大豆、海参和牡蛎蛋白质溶液的溶解度、粘度、乳化特性随处理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蛋白质溶液的DSC曲线,确定蛋白质在压力作用下的变性程度;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蛋白质亚基的变化情况,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巯基含量判断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红外图谱观察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通过肽键含量和pH值判断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处理压力升高蛋白质的粘度、乳化特性、表面疏水性及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强。在一定压力下,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发生改变,超高压处理不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通过实验研究了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红薯淀粉溶液溶解度、粘度、透明度、糊化特性等性能参数随处理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淀粉溶液DSC曲线和X-射线衍射图谱观察淀粉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溶液的溶解度、透明度随压力升高显著增加,随压力升高粘度、糊化温度和糊化焓降低。 以牡蛎和海参为对象,通过感官、pH值变化、TVB-N含量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食品保质期的影响;通过灰分含量、多糖含量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效保护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 建立了超高压食品处理过程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大量实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成功实施了对超高压灭菌和钝酶效果的模拟和预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在佴;;饮食革命:高压烹[J];科学之友;1994年09期
2 凡明朗;叶盛英;宋贤良;田青玫;;超高压对植物淀粉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工业;2006年12期
3 张勇;段旭昌;白艳红;毛多斌;杨公明;;超高压处理对牛乳中游离氨基酸影响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年09期
4 方亮;江波;张涛;;高压中温协同处理对猕猴桃果汁流变特性影响初探[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3期
5 武玉艳;李汴生;阮征;黄娟;;热协同超高压对不同介质中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芽孢的灭活作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年04期
6 苏丹;李树君;赵凤敏;刘威;张兰芳;;超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9年12期
7 刘延奇;周婧琦;赵光远;张文叶;王倩;陈鹏飞;杨公明;;超高压处理对脱脂马铃薯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7年06期
8 黄琴;贺稚非;龚霄;郭辽朴;伍先绍;;超高压灭菌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年03期
9 张海峰;白杰;张英;金文刚;;超高压对肉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肉类工业;2009年08期
10 聂兴龙;汪洪流;江红波;;超高压技术对肉制品加工的影响[J];肉类工业;2009年11期
11 张中义;晁文;李东岭;蔡永艳;;Nisin协同下的甜米酒超高压杀菌研究[J];粮油加工;2010年09期
12 易俊洁;李琳;冯仑;陈芳;廖小军;胡小松;;超高压处理酸菜褐变机理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12期
13 杜宗绪;韩世栋;巨荣峰;王效华;;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年04期
14 李汴生,陈中,薛凤照,孙亮,周居易;不同乳粉溶液超高压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J];食品工业科技;1998年05期
15 黄亚东;EPT技术在黄酒杀菌中的应用研究[J];酿酒;2004年03期
16 谢慧明;张文成;潘见;杨毅;陈宝胜;;淡水小龙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超高压杀菌模型建立[J];食品科学;2006年11期
17 高瑀珑;鞠兴荣;吴定;;微热协同超高压处理杀灭芽孢杆菌芽孢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3期
18 张勇;段旭昌;李绍峰;薛长雷;杨公明;;超高压杀菌、灭酶影响因素探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7期
19 王章存;徐贤;;超高压处理对蛋白质结构及功能性质影响[J];粮食与油脂;2007年11期
20 赵俊芳;高愿军;吴光辉;;超高压技术在水果加工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钟;于勇;李建平;朱松明;;农产品超高压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发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刘延奇;周婧琦;赵光远;张文叶;王倩;陈鹏飞;杨公明;;超高压处理对脱脂马铃薯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程珍珠;赵伟;杨瑞金;;超高压提高马鲛鱼鱼糜凝胶性能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冯玉强;黄梯云;;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口发展模型的自动选择[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王根才;陈绍军;白艳红;李莉;王梅英;;超高压处理对冷却肉抑菌效果的影响[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应义斌;景寒松;赵匀;;人工神经网络在黄花梨果形识别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赵卿;曹晓岚;;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田国富;张国忠;张幼君;;人工神经网络在齿轮设计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汪学清;单仁亮;;人工神经网络在爆破块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周保生;朱维申;;巷道围岩移近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远景;超高压食品处理工艺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光霁;超高压微型撞击流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训端;芽孢类细菌超高压处理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方亮;超高压处理对猕猴桃果汁杀菌钝酶效果和品质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5 韩衍青;应用超高压技术延长低温火腿的货架期[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汴生;超高压处理蛋白质和多糖胶体特性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7 李艳红;鹰嘴豆蛋白酶解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钟昔阳;小麦谷朊粉超高压改性加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海翔;超高压处理对鲜榨橙汁香气的影响及异味控制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宾;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路舟;超高压处理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雪峰;超高压处理对树莓汁杀菌效果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雒莎莎;超高压处理对鳙鱼品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国栋;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琎;超高压处理生鲜金枪鱼片保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瑞;超高压致水产品源副溶血弧菌损伤的分子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7 王寅;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的品质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杭瑜瑜;超高压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影响及其在鱼糜制品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朱瑞;脉冲式超高压处理对食品的杀菌和贮藏期品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高嘉琦;超高压处理对燕麦方便米饭原料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平;用超高压技术保鲜食品[N];科技日报;2007年
2 胡性慧 王唯赫 杨腾;人工神经网络拓宽版权贸易路径[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3 新华;缺乏酶PIK4将导致原发性肝癌[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孔凡真;采用食品包装新技术有利食品安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5 张东方;沙明;杨松松;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靖九江 采写;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上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诺维信:酶王国的国中之王[N];中国纺织报;2005年
8 苑希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决策支持技术研究室 主任) 李彦彬 徐建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李鸿雁(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苑韶峰 吕军(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人工神经网络 灵感源于大脑[N];中国水利报;2005年
9 记者 周前进;人工神经网络可筛查糖尿病[N];健康报;2000年
10 陈卫国 本报记者 范建;“十一五”科技展:吃的科学成农大强项[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