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层合板机械连接强度分析与优化及软件开发

邵祝涛  
【摘要】: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特性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存在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含复合材料结构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金属等其它构件进行连接,机械连接是最常采用的连接方式,但却常成为结构的薄弱环节,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理论、数值和试验研究。本文从便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工作。 首先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单钉机械连接结构,采用经验公式、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分别进行损伤破坏分析并进行比较,验证了使用Hashin失效准则及对应刚度衰减准则的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累积损伤有限元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材料失效的全过程,分析了端距孔径比、孔径厚度比等几何因素变化对单钉机械连接层合板结构承载能力及挤压强度的影响,并将此模型推广到单列三排及单排三列的三钉机械连接层合板结构,分别研究了几何因素、铺层顺序、铺层比例、连接件材料对该结构的机械连接强度及钉载分配的影响,给出了推荐几何参数。 然后,采用参数化建模的方法,针对多排多列复合材料层合板机械连接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提出了连接效率的判别指标,并利用枚举法对算例进行了多钉连接结构的钉排布优化。总结连接效率较高结构的钉排布规律发现,排距与列距单独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排距与列距的总和,才能保证连接效率较高。 最后,基于ABAQUS商业软件开发了层合板机械连接分析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任意钉排布和钉尺寸的多排多列层合板机械连接结构的建模、分析及后处理的自动化完成,缩短了数值分析时间,固化了分析经验,并可方便应用于层合板机械连接结构连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建新;张志德;李顶河;;复合材料层合板阶梯式挖补修理参数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2 陈巧;陈芳斌;;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管桩机械连接方法探讨[J];江苏建材;2011年02期
3 钟轶峰;余文斌;;反对称角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后屈曲和模态跃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8期
4 王瑜;赵美英;余明;;复合材料层压板分层损伤扩展与压缩强度预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7期
5 戴瑞亮;;CRH_(1A)型重联动车组途中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上海铁道科技;2011年02期
6 杨庆平;田宗漱;;拟椭圆槽孔层合板的孔边应力分布[J];机械强度;2011年04期
7 张艳华;温晓南;徐耿;陈宏源;魏晗兴;李清文;;氨基化MWNTs对CF/EP层合板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3期
8 郭汀;;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规则(续二)[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08期
9 汪玮;王志瑾;;基于等效模型复合材料有效载荷承力结构优化设计[J];飞机设计;2011年03期
10 秦辉敏;;焊接技术的几种应用实例[J];起重运输机械;2011年07期
11 张小辉;段玉岗;李涤尘;李中凯;曹正华;;原位光固化复合材料纤维铺放制造工艺[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5期
12 ;转向系统发展趋于电子智能化[J];汽车零部件;2011年08期
13 田梅;;汽车技术资料在现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14 杜巍;;HRB500级钢筋的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10期
15 丰国荣;;铝塑复合门窗及断桥铝合金门窗的应用对比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16 由一;;LED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7期
17 朱华;;汽车线控转向系统[J];现代零部件;2011年08期
18 贾和平;;关于线控转向的关键技术探讨[J];汽车零部件;2011年08期
19 高平;;钢筋施工应该注意的几个构造问题[J];上海建设科技;2011年04期
20 葛雄浩;张博;薛萍;许晓冬;;卡箍式101芯水密圆形电连接器[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晔欣;黄争鸣;;新的极限强度判据和刚度衰减对桥联理论模拟层合板精度的改善[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国寅;戴明军;;FRP方向性层合板的疲劳性能[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孙云普;王云飞;;反对称层合板屈曲性态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4 程小全;陈纲;郦正能;寇长河;;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力学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会议论文集扩展摘要[C];2005年
5 马宇立;刘伟;苏先樾;;电磁弹性层合板中的波传播[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姚林泉;;分片铺设压电层合板双非线性的弯曲和振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孙艳红;丁千;叶敏;;两自由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参激振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8 齐红宇;温卫东;;先进复合材料层合板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A];2005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5年
9 益小苏;;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微结构增韧的材料学理论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张征;何晓桥;;FGM层合板在温度场影响下的双稳态性能研究[A];2009年度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江涛;含冲击损伤缝合和未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2 谢昱;层合板的应力分析及其剥离[D];清华大学;1988年
3 赵美英;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失效分析及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熊志远;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折叠变形机理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曹俊;遗传算法及其在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6 洪明;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与声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李俊永;精细积分法在层合板计算中的应用及半解析有限元法边界条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吴振;高性能整体—局部高阶理论及高阶层合板单元[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杨忠清;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疲劳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魏玉卿;缝纫复合材料细观结构表征及面内力学性能的理论和模拟[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祝涛;层合板机械连接强度分析与优化及软件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阎国良;复杂接头机械连接载荷分布工程化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刘颖卓;翼面结构布局优化与层合板多稳定构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磊;正交异性层合板在力载和热载下静、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陈春露;含分层缺陷层合板分层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昊;多稳定可变形格子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褚兵强;低能量冲击对含孔隙CFRP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方一帆;含分层损伤层合板屈曲和分层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魏玉卿;缝纫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力学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王慧;压电层合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科学建设铸精品 综合创优求卓越[N];建筑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戈晓芳;背槽干挂技术突破 瓷板幕墙安装瓶颈[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立言;地采暖管材的性能比较及发展趋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文月;标准化组织将制定SSD标准[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5 李安定;氢燃料电池车彻底摘掉污染帽子[N];科技日报;2002年
6 王丽敏;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7 祝冬标;钢筋安装应注意的若干问题[N];建筑时报;2006年
8 东莞市金叶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元模;中国黄金珠宝制造工艺的革新之商榷[N];中国黄金报;2007年
9 陈铭新 朱文涛;南通审计为重点工程提供“贴身”服务[N];中国审计报;2006年
10 文平;建筑用钢筋焊接网将成为建筑施工的主角[N];现代物流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