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脱灰对乌拉盖褐煤热解和酚类分布的影响
【摘要】:本论文选择三种实验方法对霍林河褐煤、乌拉盖褐煤、小龙潭褐煤和东风褐煤四种煤样中的含氧官能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考察了乌拉盖褐煤和乌拉盖酸洗煤低温热解产物的产率,系统的研究了其中酚类化合物的产率及分布。
交换滴定法、新Schafer法和13C NMR法分析得到的同一煤种羧基和酚羟基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别,褐煤中酚羟基的含量与褐煤低温热解酚类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乌拉盖褐煤及其酸洗煤固定床热解实验以N2为载气,压力为常压,载气流速0.2SLM,在热解温度460~560℃范围进行。乌拉盖褐煤及其酸洗煤热解焦油产率在热解温度500℃C时达到极大值,分别为7.29%(wt,daf)、7.67%(wt,daf;在热解温度460℃~560℃,褐煤热解半焦产率高于酸洗煤,且褐煤热解气体产率和各组分含量均高于酸洗煤。乌拉盖褐煤热解酚类产率和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在热解温度500℃C时达到极大值3.24%(wt,daf)、44.44%(wt);乌拉盖酸洗煤热解酚类产率明显高于褐煤并且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在热解温度560℃达到极大值71%(wt)。
乌拉盖酸洗煤固定床热解低级酚产率在热解温度500℃~560℃略高于乌拉盖褐煤,褐煤及其酸洗煤热解焦油中低级酚的含量在热解温度560℃分别达到极大值9.1%(wt)、11.56%(wt)。在热解温度460~560℃,褐煤热解高级酚产率高于酸洗煤,褐煤和酸洗煤热解高级酚产率在热解温度500℃C分别达到极大值2.88%(wt,daf)、4.63%(wt,daf);褐煤热解焦油中高级酚的含量在热解温度500℃达到极大值39.51%(wt),酸洗煤热解焦油中高级酚的含量约60%(wt)。热解温度高于480℃,酸洗煤热解苯酚产率高于褐煤;在热解温度520℃~540℃,酸洗煤热解甲酚产率明显高于褐煤;在热解温度520℃~540℃,酸洗煤热解二甲酚产率明显高于褐煤。在热解温度460~560℃,乌拉盖褐煤热解焦油中检测出11种酚类物质,酸洗煤热解焦油中检测出10种酚类物质。在最佳热解温度500℃,利用GC/MS分析了乌拉盖褐煤热解焦油中30种酚类物质及其酸洗煤热解焦油中7种酚类物质。
乌拉盖褐煤中矿物质的存在对其固定床低温热解半焦、焦油、气体和酚类的产率以及气体的组成和酚类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
|
|
|
1 |
廖洪强,李文,孙成功,李保庆;煤热解机理研究新进展[J];煤炭转化;1996年03期 |
2 |
徐龙,杨建丽,李允梅,刘振宇;煤热解过程中气态硫逸出特性的在线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3年02期 |
3 |
徐秀峰,顾永达,陈诵英;铁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中氮元素迁移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1998年01期 |
4 |
吕永康,宋建军,庞先勇,田亚俊,谢克昌;非平衡等离子体与煤热解反应机理[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5 |
尤先锋,刘美蓉,刘生玉,任军,谢克昌;煤热解过程中NO_x前驱物气体脱除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6 |
刘栗;邱朋华;吴少华;张纪锋;秦裕琨;;采用TG-FTIR联用研究烟煤热解及热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7期 |
7 |
张蕾;舒新前;;制备条件对煤热解制氢用NiO/γ-Al_2O_3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J];煤炭工程;2010年11期 |
8 |
邹献武;姚建中;杨学民;宋文立;林伟刚;;喷动-载流床中Co/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煤热解的催化作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
9 |
王国金,李术元,王剑秋,钱家麟,朱亚杰;煤颗粒脱挥发分的数学模拟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6年02期 |
10 |
梁鹏;曲旋;毕继诚;;固体热载体热解高挥发分烟煤产物分布及性质[J];煤炭转化;2007年01期 |
11 |
闫昭;张向沛;刘燕;;论新时期下的煤气化工艺[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2期 |
12 |
孙云娟;蒋剑春;徐俊明;李琳娜;戴伟娣;应浩;;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研究现状[J];现代化工;2010年S2期 |
13 |
张雪;白雪峰;樊慧娟;;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J];化学与黏合;2011年03期 |
14 |
赵金成,胡旭东,高晋生;煤热解中有机硫的变化[J];煤炭转化;1993年02期 |
15 |
张科选,王永振,张祥华;低变质烟煤热解试验探讨[J];陕西煤炭技术;1997年04期 |
16 |
侯来灵,杨惠平,靳瑛,鲍卫仁,谢克昌;煤热解阴极气体的计算机测控[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05期 |
17 |
孟祥青;冯永权;;简体PKM气化炉氧气点火机理[J];贵州化工;2006年02期 |
18 |
孟祥青;冯永权;;简述PKM气化炉氧气点火机理[J];化工文摘;2006年03期 |
19 |
本刊通讯员;;2×600万t/a褐煤热解多联产项目召开首次工程会[J];化肥设计;2011年04期 |
20 |
潘晓磊;杜开欢;王胜春;张德祥;;不同沉积环境煤的低温煤焦油的性质表征[J];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