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化角度审视地铁车站设计
【摘要】:面对着城市中心区地上空间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的现状,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已经或者正在建设地铁。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例如地下建筑自身的缺点和我国在修建地铁方面经验不足等,导致新建地铁车站建筑常常会给乘客带来或多或少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新建地铁车站建筑体现其人性化的方式,人性化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现存不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是文本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性化的地铁车站体现在其对所有乘客生理行为和心理感受的尊重,满足乘客各方面的需求。乘客在车站内的行为大致分为进站乘车、站内候车和下车出站三个行为过程。首先,乘客进站乘车和下车出站的行为过程是寻找目的地的寻路过程,寻路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了乘客的心理急躁程度和生理的疲劳程度,车站空间的易识别性在客观上决定了乘客寻路的难易程度。对车站空间的易识别性的研究将从其两个影响因素——空间认知和标识系统进行。其次,这三个行为过程都发生在车站之内,车站室内空间环境和公共配套设施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乘客心理和生理的舒适程度。最后,乘降地铁的乘客并非都是健全人,其中也包括以残疾人为代表的各类特殊人群。可以这样说,无障碍设计也是地铁车站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空间认知和标识系统、空间环境和公共配套设施以及无障碍设计”三个方面对以沈阳地铁一号线为代表的新建地铁车站为行实地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之上,借助相应的理论对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发现现存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