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结构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面飞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油气资源巨大消耗,经济发展面临巨大考验。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开发前景的替代能源之一。然而,当环境条件改变时,破坏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稳定性,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水,极大地降低海底沉积物工程力学特性,引起海底土体软化、边坡失稳、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而毁坏海底工程设施,如海底基础、管线、钻井平台等。
由于水合物分解过程极其复杂,加之研究深海环境困难重重,目前关于水合物分解对海底结构物影响的研究较少,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有必要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针对水合物分解对水合物沉积层及其上工程设施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便为今后大规模海底开发活动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水合物分解对海底结构物的影响规律,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研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水合物沉积物模量软化和强度衰减的过程,采用应力释放法,建立能够考虑水合物分解软化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开发了相应计算程序,并通过计算算例分析该程序的可靠性。
(2)首先,利用该程序计算水合物分解对海底斜坡稳定性影响,设计三种计算工况,分别研究模量软化和强度衰减对斜坡变形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讨论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斜坡上面不同厚度覆盖土层对斜坡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
(3)然后,分析在水合物沉积层中布设桩基础,当桩基础位于地层不同深度时,考虑桩端部承载力不同,分别比较桩端部在水合物层中和下部沉积层两种不同工况,分析水合物分解对桩基础及附近土层应力和变形影响规律。
(4)最后,研究桩基础距离水合物层不同距离时,水合物分解对桩基础的影响。对比设计了间距为10m,50m,70m和80m四种计算工况,以分析桩基础与水合物层间安全距离是多少时,水合物分解对桩基础应力和变形影响最小,可以忽略。以期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中海底桩基础的布置和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
|
|
|
1 |
吴志强,陈建文,龚建明,肖国林,文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BSR成因[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6期 |
2 |
杨怀春;桩海地区海底结构调查技术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04期 |
3 |
;神奇美妙的海底公园[J];少儿科技;2005年04期 |
4 |
王自磐;海底有机体-沉积物关系的研究与剖面照相技术[J];海洋科学;1982年03期 |
5 |
金波,仇祥华;关于海底底质不稳定性及其调查方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年01期 |
6 |
李向维;波浪作用下砂质海底的瞬态应力[J];力学与实践;1989年06期 |
7 |
杨作升,G.H.Keller,陆念祖,D.B.Prior,林天充,B.D.Bornhold,许卫东,L.D.Wright,J.Suhayda,曹立华,W.J.Wisenman;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形貌及不稳定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8 |
陈新;21世纪人类生存新空间——海洋家园[J];百科知识;2000年03期 |
9 |
Pratson L F
,高丽峰;大陆边缘演化背景下的海底不稳定性初探[J];海洋地质动态;2001年12期 |
10 |
路原文;;动物也讲【孙子兵法】[J];环境;2003年10期 |
11 |
杨光;海底“烟囱”——另一个生命世界[J];中学生物学;2005年01期 |
12 |
严铭湖;;神秘的海底“铁塔”[J];大科技(科学之迷);2005年04期 |
13 |
;海底喷泉加速铜器时代进程[J];大自然探索;2006年06期 |
14 |
施鹤群;;海底魔影(二)[J];小学科技;2007年11期 |
15 |
陈奇;石要红;潘毅;补家武;;基于Downhole工艺的海底静力触探及其设备研制[J];海洋工程;2007年04期 |
16 |
张茹静;;第一部分 概况 海底居住基地概况[J];海洋通报;1979年01期 |
17 |
郑天愉,姚振兴,谢礼立;海底强地面运动计算[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3期 |
18 |
张镇海;海洋工程地质研究的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89年01期 |
19 |
Richard Lipkin;乔金平;;海底的喧嚣[J];世界科学;1989年01期 |
20 |
车巍;;红海海底奇观[J];世界博览;1990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