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胡细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实施,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西南地区涉及岩石力学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投资额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工程界对于岩石力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合理的考虑节理裂隙对岩体的力学性质的影响问题,就有很多课题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发生的多起涉及由于未考虑节理裂隙对岩体的力学性质的不利影响而发生的重大工程事故表明,研究节理裂隙对于岩体的力学性质的影响并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岩石力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全新的思路,使原本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实验在计算机里成为现实。节理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质研究往往不可能由实验就可以独立完成,本文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节理裂隙对于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得到工程岩体综合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各向异性的力学材料参数开发为程序应用于有限元法分析实际问题中。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根据节理裂隙岩体的统计几何和力学参数,基于蒙特卡洛(Monte-Carlo)方法编制出程序模拟出结构面网络图样本,并按照节理裂隙岩体力学连通率的假设计算了节理裂隙岩体的力学连通率,在此基础上得到节理裂隙岩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综合力学参数。 (2)对于计算节理裂隙岩体力学连通率的各个关键的输入参数如:模型尺寸大小、重复模拟次数、投影带宽度、假设平均正应力等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计算节理裂隙岩体力学连通率所需要的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3)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用户材料子程序模块(UMAT)编制了基于修正各向异性摩尔库伦(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用户材料子程序,从而使上述节理裂隙岩体各向异性的综合力学参数能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有限元问题分析中,建立了各向异性综合抗剪强度参数与实际岩体工程问题之间的桥梁。 (4)将上述成果应用于实际节理裂隙岩体边坡工程的强震分析中,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统立;方孝伍;张庆贺;;多层结构模型在节理岩体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2 李攀峰;杨建宏;聂德新;;岩体体积节理数的修正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2期
3 刘远明;夏才初;;直剪条件下非贯通节理岩体岩桥力学性质弱化机制及贯通模型初步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3期
4 林文俏;节理岩体抗压强度和加固侧压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5 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贯通模型和强度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6 赵明阶;;二维应力场作用下岩体弹性波速与衰减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7 刘远明;夏才初;;非贯通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研究进展[J];岩土力学;2007年08期
8 张力民;吕淑然;刘红岩;;节理岩体爆破破坏模式的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J];金属矿山;2009年07期
9 张志刚;乔春生;刘勇;;节理岩体强度特征研究综述[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5期
10 李攀峰;杨建宏;杨建;赵文光;聂德新;;节理岩体体积节理数J_v的新计算公式[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11 刘俊;黄铭;;考虑偶应力影响的双组节理岩体等效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9期
12 张玉军;;节理岩体等效模型及其数值计算和室内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13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强度参数经验确定方法及工程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4 张小飞;;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强度预测[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15 陶连金,苏生瑞,张倬元;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16 李晓云;吴顺川;;Hoek-Brown屈服准则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17 高俊丽;;饱水节理岩体蠕变特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18 韩现民;李晓;王红霞;;基于GSI的节理岩体力学参数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19 张飞,郑德超,雷化南;各向异性节理岩体边坡非线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年04期
20 张志刚;乔春生;;改进的节理岩体变形模量经验确定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三胜;聂德新;;蒙特卡罗模拟在节理岩体抗剪强度研究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狄圣杰;徐卫亚;王伟;吴关叶;郑文棠;;柱状节理岩体原位变形试验力学浅析与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新;杨强;何满潮;李科峰;;考虑深部岩体各向异性强度的井壁稳定分析[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肖卫国;兑关锁;;剪胀和破坏耦合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高彦斌;朱合华;;土的宏观各向异性研究进展[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保长汉;;节理岩体的随机本构关系[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周济芳;李建林;邓华锋;王瑞红;;岩体卸荷力学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李建林;王乐华;;节理岩体卸荷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9 孙爱芝;王集成;肖耀福;张正义;王润;;各向异性HDDR NdFeB材料各向异性机理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卢子兴;黄纪翔;;低密度泡沫材料的各向异性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基于预应力锚杆模型的节理岩体稳定性非连续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周能娟;节理裂隙岩体隧道爆破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琼;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肖卫国;节理岩体本构模型和其细观力学方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焦健;节理岩体稳定分析的数值流形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朱福巍;节理岩体细观损伤模型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宋林;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志刚;节理岩体强度确定方法及其各向异性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任懿;非均质材料的时域自适应—等效力、热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远明;基于直剪试验的非贯通节理岩体扩展贯通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细伟;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刘社豪;节理岩体等效本构关系研究及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卢轶然;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各向异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0年
4 朱成华;节理岩体隧道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贺续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慧敏;预应力锚杆(索)在节理岩体中的支护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7 涂运伟;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邵军;单组节理岩体采动沉陷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9 余大军;节理岩体特性的模型试验和特征单元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郑达;澜沧江小湾水电站ⅢA区边坡节理岩体连通特性及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企业集团)王翊民;我国磁性合成材料须加快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用3721查遍天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记者王建良;公安信息化建设加速[N];人民公安报;2003年
4 金姗;四平:公安整体工作悄然崛起[N];北方法制报;2007年
5 沈国权;科学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N];解放军报;2007年
6 记者  郭世锋 通讯员 李平伟 李冰;“平安济南”建设大打“信息战”[N];济南日报;2006年
7 宋洪涛 陈洁宜;“三基”投入1.9亿元[N];人民公安报;2007年
8 何水校;磁材产业要以创新求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1年
9 E龙工作室/双龙一剑;将搜索进行到底[N];电脑报;2003年
10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郭宇;下载文件 立等可取[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