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价汞的去除及汞离子检测
【摘要】:汞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汞由于其持久性强、易于挥发且具有生物累积性,已经成为污染防治的重点。煤炭燃烧是大气环境中汞污染的主要排放源,烟气中汞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三种:零价汞(Hg0),二价汞(Hg2+)和颗粒态汞(HgP)。二价汞可以被脱硫装置脱除,大部分颗粒汞也可以被除尘装置除去,而其中零价汞难以被现有的污染物控制装置脱除,并可以在大气中参与大气循环,是汞物种中最难除去的一种。因而将零价汞氧化为易被去除的二价汞是治理汞污染的一个有效途径。
因此本文针对零价汞的氧化及二价汞离子的识别做了相关研究。
1.基于易于与有机膜结合的氧化剂,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种锰的配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这三种配合物的电位分别在1.03,1.25和1V左右,而汞的标准电位为0.85V,由此可知,理论上三种配合物可以将零价汞氧化为二价汞。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这三种配合物确实具有氧化零价汞的能力,使溶液中汞离子浓度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三种配合物在烟气零价汞的去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2.为了检测汞离子,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的荧光探针。加入汞离子后,探针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都增强,并且伴随溶液颜色改变——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该探针对汞离子识别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在核磁成像方面,该探针具有潜在的应用。
|
|
|
|
1 |
门洪,邹绍芳,Andrey Legin,王平;一种新型汞离子选择薄膜传感器[J];分析化学;2005年03期 |
2 |
孔祥会;刘占才;郭彦玲;郭春丽;;汞暴露对草鱼器官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7年02期 |
3 |
史慧芳;赵强;安众福;许文娟;刘淑娟;黄维;;基于小分子的汞离子荧光探针[J];化学进展;2010年09期 |
4 |
郭玉华;石威;汪炳武;;共价氢化物与汞离子反应的研究 Ⅱ.痕量硒的高灵敏分析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3年05期 |
5 |
邓旭,李清彪,孙道华,黄益丽,Wilson David B;利用基因工程菌去除电解废水中的汞离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6 |
郑兴;;海带粉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7 |
邵坚;祝丹丹;刘俊;;阳离子壳聚糖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6期 |
8 |
孔祥会;郭彦玲;刘占才;郭春丽;;汞离子暴露下草鱼肝胰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动态变化[J];淡水渔业;2007年04期 |
9 |
朱志梅;侯昭华;刘康;陈大年;;Hg~(2+)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0 |
马立军;陈丽平;刘家熔;龚军;杨丽庭;;谷氨酸修饰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1 |
张卫军;王作茂;渠凤丽;;基于罗丹明-噻吩类化合物的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2010年04期 |
12 |
吕诗言;叶泰;姜欣;王晶晶;魏国芬;吕鉴泉;;CdTe:Mn/Zn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磷光法检测水体中超痕量汞离子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
13 |
郑杨春,邓旭,李清彪,卢英华,何宁,孙道华,彭雅娟;高选择性重组菌在含Hg~(2+)环境中的生长富集Hg~(2+)耦合及其连续处理Hg~(2+)废水[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4 |
张少全;;吡哆醛缩氨基硫脲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J];工业水处理;2007年02期 |
15 |
邵坚;刘俊;;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
16 |
吴艳平;吕鹏飞;卢维奇;许虹;;硫酸铵-溴化四丁基铵-水体系液液萃取分离汞[J];冶金分析;2007年10期 |
17 |
李新贵;窦强;黄美荣;;聚苯胺及其复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性能[J];化学进展;2008年Z1期 |
18 |
张进忠;罗爱民;周志峰;孙亚玲;王敏;;小球藻吸附汞离子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9 |
吴春来;张秋芬;;固相萃取技术在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09年04期 |
20 |
杨武;李铭;任杰;刘艳君;张晓莉;高锦章;;利用硫修饰的化学振荡体系非平衡定态检测土壤中的痕量汞离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