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减排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且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并伴随着大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长期如此便造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减排压力巨大,如何形成有利于污染减排的产业结构和清洁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的污染减排手段,其对污染减排的影响机制及贡献度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显著。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有少数学者发现,两者之间并非只是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污染减排的单向关系,亦可通过污染减排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政策制定者也指出,要以污染减排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目前鲜有研究这一问题的文献。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深入解析污染减排反向撬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作用机制。产业结构的调整,于宏观层面,是落后产业的淘汰、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各产业间比例的变化;于微观层面,则是企业行为选择的改变。本文将首先分析污染减排将如何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而改变企业的行为选择;然后解析企业的生产行为及减排行为的变化又将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获得污染减排撬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传导路径。
在微观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截面平均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门槛检验将总样本内生的分为3组,然后通过门槛回归结果揭示了各子样本污染减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定量关系及地区差异。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结论,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