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污染减排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

谢荣辉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且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并伴随着大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长期如此便造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减排压力巨大,如何形成有利于污染减排的产业结构和清洁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的污染减排手段,其对污染减排的影响机制及贡献度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显著。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有少数学者发现,两者之间并非只是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污染减排的单向关系,亦可通过污染减排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政策制定者也指出,要以污染减排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目前鲜有研究这一问题的文献。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深入解析污染减排反向撬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作用机制。产业结构的调整,于宏观层面,是落后产业的淘汰、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各产业间比例的变化;于微观层面,则是企业行为选择的改变。本文将首先分析污染减排将如何通过影响企业面临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而改变企业的行为选择;然后解析企业的生产行为及减排行为的变化又将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获得污染减排撬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传导路径。 在微观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截面平均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门槛检验将总样本内生的分为3组,然后通过门槛回归结果揭示了各子样本污染减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定量关系及地区差异。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结论,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生贤;;污染减排指标考验政府责任[J];人民论坛;2007年08期
2 ;聚焦“十二五”污染减排 减排能为转方式使多大劲?[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4期
3 本刊编辑部;辛静;;站在污染减排的拐点上[J];环境教育;2007年12期
4 周建新;徐雅;隗斌贤;;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与对策——以浙江为例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统计;2008年07期
5 周生贤;;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明确措施,确保减排任务圆满完成[J];环境保护;2007年06期
6 蒋应时;;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做好上海节能减排工作[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7 ;“十一五”期间大连将投资395亿减排[J];给水排水;2007年09期
8 吴妙丽;;节能减排:艰难的大考[J];浙江人大;2008年11期
9 本刊编辑部;;两委委员为污染减排建言献策[J];环境保护;2007年17期
10 ;治旧控新 监建并举 创新机制 强势推进 富阳市环境保护局[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12期
11 邱元炜;;节能减排,我们别无选择[J];质量探索;2007年09期
12 霍永琴;胡康宁;;安徽省污染减排形势及污染减排措施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年06期
13 孙钰;;坚定不移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J];环境保护;2007年07期
14 曹培锋;周迎久;祝晓光;;抓好节能减排就是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瑞彬[J];环境保护;2009年11期
15 李叶枫;;宣城市确定污染减排目标[J];绿色视野;2007年12期
16 刘玉忠;张瑞;;节能减排 河南在行动[J];创新科技;2008年12期
17 Markku Ollikainen;Juha Honkatukia;秦莉;;为了有效地控制波罗的海的污染:对当前一些污染减排政策失败的剖析及建议[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1年Z1期
18 王春燕;;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有力保障——写在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之际(下)[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年09期
19 徐晖;;污染减排形势下的环境统计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9期
20 本刊编辑部;;不折不扣地完成污染减排任务[J];浙江政报;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梅;;“十二五”污染减排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吴云;;工业园区污染减排的生态化设计[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金山;;在全省污染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郭金龙;;在全省污染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马召坤;王新国;贾杰林;王海勇;;关于“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点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杨公安;何流;颜语;;研究生“买椟还珠”现象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勇;;浅论我省污染减排与产业结构的调整[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真;;创新体制机制 扎实推进污染减排[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志宏;;峨边彝族自治县竹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孙兴志;;中国林业发展战略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吴剑雄;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3 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立军;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符淼;技术溢出的空间计量和阈值回归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罗仁会;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与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吴志勇;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中国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荣辉;污染减排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悦宁;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污染减排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吴兵;吉林省污染减排指标体系与考评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家鑫;吉林省工业污染减排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袁鹏;污染减排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赵喜亮;我国“十二五”污染减排水环境约束性指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周璇;陕西省榆林市“十二五”污染减排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任耀;山西煤矿污染减排效益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桂菊;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修成;京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商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颖;火电企业成为污染减排重点对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汪开成;减排未完成 新上项目将限批[N];眉山日报;2007年
3 娄山杨雪;污染减排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蚌埠日报;2007年
4 顾瑞珍;去年污染减排目标未实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王文锋;落实目标责任 加速污染减排[N];商洛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程益聪通讯员 冯涛;全力破解污染减排难题[N];邯郸日报;2008年
7 记者 叶桂华通讯员 郑协;专题协商污染减排工作[N];泰州日报;2008年
8 开封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李凤刚;打好污染减排组合拳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开封日报;2008年
9 刘寒凝;切实抓好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N];保定日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坚定信心 全力攻坚[N];中国环境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