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前期管理对造价纠纷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房地产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大.。投资作为拉动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众多,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依赖强,人才培养慢,导致施工管理的总体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在建筑市场运行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演化为造价纠纷。而这些造价纠纷通常是导致项目中途停工,工程款支付不及时,竣工结算久拖不决,施工类案件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项目最终形成烂尾项目,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一般分为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虽然影响造价变化的主要事件均发生在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例如工程设计变更,签证索赔,工期延误补偿,赶工费用,人工及材料费调差等对造价影响较大的事件,但笔者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以及在六年的建筑工作中对案例的收集和分析,发现这类事件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项目前期阶段埋下的“种子因素”造成的,要想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减少或杜绝这类造价纠纷事件的发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做好项目前期阶段的各项工作,从而争取事前控制而不是事后补救。根据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对于造价的影响不同,把项目准备阶段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发承包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总体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率为70%——90%。其次为设计阶段,其影响率为50%——75%。而发承包阶段对工程造价整体的影响在25%——45%。论文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具体工作内容的分解,详细总结了决策阶段定位明确性,目标详细性,设计阶段图纸的完整性,招标阶段的清单完整性,合同严密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造价纠纷形成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推导出前期阶段工作问题与施工期间造价纠纷事件产生之间的联系,并以沈阳某项目为案例,形象地阐述了各阶段造价纠纷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通过运用鱼刺图法,多方案比选法,价值工程法等科学方法提出了对造价进行事前控制的解决办法。论文意在通过对工程全过程造价纠纷产生的本质探究,提出对施工前期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提出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议。最终能够解决建设项目造价纠纷频繁发生,预算与结算偏差过大,争议难以避免的现实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