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裂解性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小鼠肺炎
【摘要】: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株增多、耐药性增强,给用药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健康。噬菌体是一类细菌性病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效性、安全性、低成本、开发周期短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探索应用裂解性噬菌体防治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小鼠肺炎,为多重耐药菌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从医院患肺炎病人的痰液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rRNA序列分析、药敏实验分析、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分离获得一株产生物被膜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K. pneumoniae),命名为KP1513。将已分离的病原菌作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医院处理前污水中分离裂解性噬菌体。该噬菌体纯化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考察其氯仿敏感性、pH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宿主谱、潜伏期、裂解量等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将筛选获得的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hage1513。该噬菌体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宿主专一性强,对氯仿不敏感,因而不含脂类物质,且在小于40℃,pH为5-10范围内较稳定。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30min,裂解量约264PFU/cell。phage1513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基因分析表明,该噬菌体基因组大小为49462bp,编码72个基因,含有4个功能模块,与Tunalinkevirus噬菌体属亲缘关系最近,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及毒素基因,且其裂解机制与穿孔素及裂解酶相关。
通过测定细菌与噬菌体共培养物在650nm处的吸光值来考察噬菌体对病原菌的体外裂解效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phage1513具有快速感染并裂解宿主菌的能力,能够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体内实验采用滴鼻的给药方式。小鼠致死模型中,通过对比PBS组、噬菌体预防实验组(攻毒24h前给药)和噬菌体治疗实验组(攻毒2h后给药)小鼠的存活率,评价噬菌体防治小鼠肺炎的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中不同感染复数的噬菌体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鼠死亡率,且感染复数越高,死亡率越低,但噬菌体不能对小鼠肺炎起到预防作用。在小鼠亚致死模型中,通过考察小鼠肺部组织病理切片,小鼠体重变化,以及肺组织匀浆液中菌数、噬菌体数以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证明phage1513在体内能高效裂解病原菌,改善肺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本研究筛选了针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裂解性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性质,进行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基因分析,并对体外体内裂解宿主的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价,为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
|
|
|
1 |
郭桂英;李祥;黎丹;廖承红;杨诺;曾纪峰;郑继平;张立领;余集楠;;蟒蛇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热带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
2 |
方文
,吴蕾,葛新,张瑛,甘一如;肺炎克雷伯氏菌培养工艺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年01期 |
3 |
黄永瑶;范昕建;;肺炎克雷伯氏菌败血症1例[J];华西医讯;1990年03期 |
4 |
田洪明,解晓珍,舒亦平,潘绍武;一株R型与S型兼有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5 |
李仕英,张海谱,池永清,龙建国;血液引流液脓汁中同时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1例[J];北京军区医药;1999年04期 |
6 |
李景云,马越,姚蕾,张力,胡昌勤,金少鸿;内科、外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09期 |
7 |
王林峰,王选锭;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年06期 |
8 |
许秀珍;张杰;邓志敏;;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性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9 |
黄澜,蒋观成,贾瑞胜,刘艳;肺炎克雷伯氏菌在大鼠中的检出及实验感染的观察[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3年Z1期 |
10 |
郭春燕,牛静娟;从大便中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0期 |
11 |
李贵玲;韩崇旭;薛小萍;朱小平;杨伟霞;董兰梅;;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分析[J];江苏医药;2012年07期 |
12 |
芦云娥;张新亚;张宏伟;;儿科肺炎克雷伯氏菌引发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年03期 |
13 |
张智;李再新;曾光菊;李丙超;胡卫东;赵志平;刘章琴;陈欲云;;一株兔源耐药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9期 |
14 |
彭理年;肖瑜;;一起肺炎克雷伯氏菌院内交叉感染[J];遵义医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
15 |
龚玉华;从腹水培养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6 |
付丽芳;赖善城;;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性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8年02期 |
17 |
戴昌芳,黄吉诚,宋曼丹;从变质肉肠中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报告[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6年03期 |
18 |
阳桃鲜;吕庆排;;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3期 |
19 |
贺骥;;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观察[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3年03期 |
20 |
张德立;赵金书;陈立福;;输液后肺炎克雷伯氏菌医院感染一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4年01期 |
|
|
|
|
|
1 |
杰洛米·古鲁曼 “科学松鼠会”姚向辉 译;超菌时代[N];南方周末;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