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式可变气门驱动机构及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能源环境危机的日趋严重,作为车、船等交通工具最主要的动力输出装置,内燃机承担着降低有害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责任。随着国际上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各大汽车厂商、发动机实验室都在不断研发新技术以满足要求。其中可变气门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已在汽车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可变气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各种可变气门机构的优点与不足。
接着,确定了电液式可变气门机构的设计思路,并阐述了自行设计的电液式可变气门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等。深入探索了可变气门驱动机构中泄油电磁阀的Peak-Hold控制原理,设计了针对该电磁阀的高频驱动电路,验证线圈电流波形,设计合理的PWM控制参数,并为电磁阀进行动态响应测试。
最后对实验台架进行传感器、电路、采集设备的搭建和测试,应用LabVIEW创建可变气门实验的测控系统软件,并通过NI CompactRIO采集系列采集卡完成对实验的采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自行设计的电液式可变气门系统可实现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的功能,并具有初步的可控性。
|
|
|
|
1 |
吴亚楠,赵雨东,汪波,付雨民;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3年05期 |
2 |
璩轶飞,赵雨东,吴亚楠;采用传统闭环方法控制电磁气门驱动的可行性分析[J];内燃机工程;2005年05期 |
3 |
周能辉;谢辉;王立彪;赵华;;全可变气门机构闭环控制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
4 |
孙先国;刘浩;倪计民;;有限元弹性动力分析与优化在某气门机构中的应用[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2年04期 |
5 |
刘波,张育华;电磁驱动气门机构动态特性的数值分析[J];小型内燃机;1988年01期 |
6 |
祝玉文;;提高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的效率[J];国外汽车;1992年01期 |
7 |
王纪平;;顶置凸轮轴气门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计算[J];汽车科技;1993年06期 |
8 |
商斌梁,夏勇,张振仁,薛模根;遗传算法在气门机构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内燃机学报;2000年04期 |
9 |
李莉,王希珍,严兆大,居钰生,董尧清;电磁驱动气门机构系统模型[J];内燃机工程;2004年04期 |
10 |
谢宗法;秦磊;王志明;刘永田;陈俭;;全可变气门机构中的液压压力波动现象[J];内燃机学报;2011年05期 |
11 |
保光模;彭健;;“用电子计算机研究气门动力学”一文的讨论[J];国外内燃机车;1976年02期 |
12 |
赵雨东,陆际清,仝坤,葛青;液压气门间隙调节器及有间隙调节器的气门机构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0年03期 |
13 |
严兆大,王希珍,李莉,周重光,董尧清;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系统及其仿真[J];内燃机工程;2002年04期 |
14 |
陈勤学,崔可润,朱国伟;可变气门系统的研究与发展[J];车用发动机;2002年03期 |
15 |
王秋华;赵雨东;付雨民;;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J];车用发动机;2006年04期 |
16 |
璩轶飞;赵雨东;;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过渡过程闭环控制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年01期 |
17 |
王秋华;赵雨东;;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过渡过程的闭环控制[J];内燃机学报;2007年01期 |
18 |
彭禹;郝志勇;;利用有限元技术获得弹簧参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10期 |
19 |
刘发发;黄为钧;王云开;李华;洪忠超;谭满志;郭英男;;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的应用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0年01期 |
20 |
耿爱农;李辛沫;张承涛;;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装置原理及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