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影响的双案例研究
【摘要】:产品同质化的日趋严重、客户需求的不断更迭及服务经济的崛起,使得遵循产品主导逻辑的传统制造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为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亟待深刻变革,服务创新作为崭新而重要的利润源泉,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纲领与方向,国内外诸多知名制造企业如施乐、IBM、海尔、华为、陕鼓等均已通过服务创新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然而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均显示,部分制造企业并未在服务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取得预期收益,甚至对企业绩效造成了抑制作用,出现了服务效益未能弥补服务投入的“服务悖论”现象。究其根源可能与企业动态能力欠缺有关。现有研究尽管已认同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但鲜有研究关注服务创新情境下动态能力的具体构成与微观基础,且关于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更为少见。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海尔和华为两个典型制造企业,进行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明晰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情境下动态能力的内涵、维度及微观机制,展现出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构建的作用,并归纳出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战略二者相匹配时对服务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进而提炼出组织学习——动态能力——服务创新战略——服务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从而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动态能力的生成逻辑、演化过程及其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构建与演化的逻辑起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情境下的组织学习包含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两种模式,制造企业以组织学习为基础构建动态能力。(2)支撑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动态能力实质是一种能力组合,涵盖环境感知能力、资源攫取能力、资源重构能力,各维度动态能力包括多种微观基础。(3)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所需的动态能力绝非静态不变的,各能力维度将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自发调整和演进。随着服务创新深度与广度的推进,动态能力由低阶向中阶再向高阶演化。各阶层动态能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力维度各有不同,且动态能力由低阶到高阶持续演化的过程中,能力的整体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4)制造企业所具备的动态能力与服务创新战略相匹配时,有利于服务创新绩效的提升。本研究在丰富了动态能力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主题的相关研究的同时,对我国制造企业开展高效的服务创新活动及培育动态能力,进而提升服务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