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和斜拉桥施工控制
【摘要】: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修建大跨度桥梁的需要日益增长。由于在经济上、美观上等一些优点,斜拉桥已成为大跨度桥梁最主要桥型之一。
斜拉桥主梁施工一般多采用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拚装法进行。沈阳市公和斜拉桥横跨铁路主干线,加上哈大电气化铁路改造等原因,导致桥下施工净空不足。鉴于以上原因,采取了“见缝插针,滑动模架”法施工方案。
本文介绍此种施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在总结前人对斜拉桥施工控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公和斜拉桥施工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原则和方法,即以“控制主梁上下缘应力”为主梁内力控制原则,以“二次张拉”为斜拉索索力控制的方法,并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具体需要设计相应的施工步骤。另外,本文还对公和斜拉桥的施工控制计算、施工控制的实施以及误差分析进行了全面地论述。
公和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成功,不仅提高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解决了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滑动模架法施工的难题,也为今后类似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
|
|
1 |
贺栓海,陈偕民,杨炳成;混凝土斜拉桥的荷载试验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2 |
邹立华,王克海,赵人达;大跨RC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J];铁道学报;2004年06期 |
3 |
蔺陵;灰色系统理论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5年02期 |
4 |
徐倬伟;大同市十里河大桥的施工监控[J];市政技术;2004年06期 |
5 |
陈太聪,韩大建,苏成;参数灵敏度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计算力学学报;2004年06期 |
6 |
官万轶,韩大建;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
7 |
邓新安;斜拉桥的施工控制[J];中国港湾建设;2001年05期 |
8 |
张宝魁,杨吉新,曾彦;云阳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计算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3期 |
9 |
阎贵平,夏禾,陈英俊;铁路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0 |
姚玲森;香港汲水门桥的设计和施工[J];国外公路;1996年02期 |
11 |
刘岚,严国敏;3跨连续部分斜拉PC箱梁桥——蟹泽大桥[J];世界桥梁;1996年02期 |
12 |
侯五洲,陈国繁;张家油房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J];吉林水利;1996年01期 |
13 |
黄晓敏,顾金钧;抗震设计将使斜拉桥桥塔能向任一方向移动2m[J];国外桥梁;1997年04期 |
14 |
王伯惠;斜拉桥的极限跨径(连载二)[J];公路;2002年04期 |
15 |
邱学良;斜拉桥与T型刚构协作体系合拢研究[J];四川建筑;2005年02期 |
16 |
白敏华;为使主梁断面轻型化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J];铁道建筑;1994年04期 |
17 |
邵长宇,谢红兵,卢士鹏;武汉长江二桥斜拉桥的边跨与中跨合拢[J];桥梁建设;1995年03期 |
18 |
潘家清;用斜拉桥机理加固房屋结构[J];建筑技术;1999年06期 |
19 |
刘高,王秀伟,强士中;斜拉板桥的动力分析模型[J];桥梁建设;1999年01期 |
20 |
邹晓文;法国拉胡安市一座合成材料缆索斜拉桥[J];中国三峡建设;2003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