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的研究

李晓克  
【摘要】: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成熟化发展,环形预应力作为适应压力管道结构形式的专业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和调压井、核电站安全壳、工业储料仓、市政工程消化池和蓄水池等诸多领域。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本文结合水利部水利科技重点项目《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SZ9422)和三峡工程施工科研项目《三峡电站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设计方案选择及论证分析》(CT-00-2-3、CT-01-02-01),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根据环形预应力作用机理,结合弹性地基梁理论,提出了单环预应力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和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施工阶段的验算方法。提出了相邻环预应力筋束的最大间距计算公式,确定了以混凝土抗裂为目标进行预应力筋束分步张拉施工与荷载控制的方法。 2.根据环形预应力作用机理,结合多层圆筒轴对称平面形变理论,导出了全部预应力作用效应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和钢衬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运行阶段的验算方法,并确定了相应管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设计方法。 3.结合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施工现场进行的采用双层双圈环形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和单圈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对排沙洞衬砌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1:1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后张预应力施工体系的优劣,归纳总结了预应力筋束张拉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管壁混凝土的内力分布规律,验证了模型试验实测数据、理论计算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确定了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理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4.结合三峡电站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的设计方案选择及论证分析,对比分析了钢衬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理论计算、平面有限元和管坝整体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确定了管道结构在不同钢衬厚度、不同抗裂度要求、不同外包混凝土厚度及不同钢衬与管壁混凝土间初始径向间隙等因素影响下的内力分布规律,验证了钢衬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的设计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晓克,赵顺波,赵国藩;钢衬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设计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4期
2 李晓克,赵顺波,赵国藩;单环预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压力管道受力分析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张镜剑,李树瑶,赵顺波,赵平,李晓克;三峡电站钢衬预应力混凝土联合受力压力管道设计方案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叶虎;王润娜;;浅谈在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5 沈士明,周剑秋,朱利洪;压力管道缺陷评定方法的现状与发展[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6 王一宁;吴胜平;周云;;含体积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的方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05期
7 王一宁;吴胜平;周云;;含面积缺陷压力管道安全评定的方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年02期
8 曹亦鸣;;钢管类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材料控制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13期
9 王铁军;;压力管道安装焊接质量的安全评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4期
10 李华萍;;压力管道检验的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11年24期
11 赵顺波,裴松伟,何文福,李长永;预应力混凝土污泥消化池受力性能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6期
12 何化南;黄承逵;;钢衬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裂缝宽度的计算[J];水利学报;2008年08期
13 厉良輔;;用实验方法测定压力管道不稳定流的阻力[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1963年02期
14 门光永;挪威水电地下工程的岩体力学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1989年02期
15 董毓新,马震岳;水电站压力管道的振动分析[J];水力发电;1990年06期
16 李伟昊;电站压力管道测量方法分析及其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1995年03期
17 关玉福,赵再新,任凤学;高分子材料在压力引水管道维修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5年01期
18 林玉枢,顾一新,刘新,陈雷;电渗模拟试验在小山水电站压力管道设计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1996年11期
19 张洪明,钟秉章;普通埋藏式压力管道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Z1期
20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解析[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春杰;;序一[A];第六届全国水电站压力管道学术论文集[C];2006年
2 金宝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中的问题和对策[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周德敏;何仁洋;杨永;刘长征;肖勇;;埋地压力管道检测方法选择的探讨[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4 贺小华;生建文;王波;薛吉林;周昌玉;;含内凹坑高温压力管道极限载荷及安全评定方法研究[A];压力容器设计技术研究——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设计委员会委员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范福平;;前言[A];第六届全国水电站压力管道学术论文集[C];2006年
6 阳代军;霍立兴;张玉凤;;国产塑料压力管道热熔对接焊机的研制与开发[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应华;;含体缺陷压力管道的安全评定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吴刚;陈江;刘波;;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9 蔡暖姝;黄正林;秦叔经;应道宴;;欧盟压力管道标准EN13480与我国对应规范的比较[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10 肖秋生;吴金国;;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秦杰;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施工期、运行期性能及其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路国运;充水压力管道受弹体侧向冲击动力响应及穿透破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何化南;钢衬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新型复合管道性能和计算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建华;基于故障树分析的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富君;双层压力管道及其在线安全监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卢海林;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型梁剪力滞效应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李富民;氯盐环境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林兵;应力对预应力钢丝断裂性能和腐蚀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赵军卫;预应力锚具下混凝土局部受压基本问题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耀东;蒸养高性能混凝土引气若干问题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王勍;新束形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空心板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刘庆志;大跨PC连续刚构桥的预应力钢束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邵爱军;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龚政;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弯矩调幅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高飞;部分斜拉桥力学性能分析及施工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胡小刚;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承载力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荆友璋;部分斜拉桥参数分析及蒲河斜拉桥施工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计算[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志彬;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谦;每个压力管道都要明确责任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2 钟波;“三峡压力管道研究”项目通过鉴定[N];科技日报;2009年
3 晏顺元 冉丛高 张平安;十三局集团五公司压力管道建设又增推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4 记者 宋向华实习生 吴凤兰;进一步做好压力管道车载气瓶质量安全工作[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5 特约记者 解小如;新建压力管道须严格监管[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记者 郑海华 报道组 叶康远;力助五百企业跨过“生死关”[N];温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泥;工业压力管道10月前全面“体检”[N];厦门日报;2009年
8 记者 韩维阳;科技为压力管道装上“保险阀”[N];中国质量报;2003年
9 鄂交通厅;湖北麻武高速公路 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荣获国家级工法[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记者 殷兴龙;压力管道监察行将“加压”[N];工人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