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混凝吸附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研究

林忠胜  
【摘要】:含油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开采、石油加工、机械加工等诸多行业产生的含油废水量也越来越多。而含油废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到动植物、甚至人类的生命健康。 根据国内外对含油废水的治理现状和含油废水自身的性质,研制了CAX复合混凝剂,建立了混凝吸附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采用粉煤灰、烟道灰等工业废弃物和少量工业硫酸铝配制成CAX复合混凝剂。由于粉煤灰和烟道灰本身具有很好的吸附、沉降性能,因此CAX复合混凝剂在含油废水的处理中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混凝反应形成的矾花粒大、易沉降,形成的污泥包水量少,对油的去除率达到99%,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通过实验室实验总结出CAX复合混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pH范围在6~9;最佳温度在15~55℃;最佳反应时间为4~8min;最佳加药量为0.5g/L。 根据CAX复合混凝剂的特性,研制了集混凝、絮凝、沉降、排泥、出水为一体的混凝沉降综合反应装置,大大缩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实验室实验后进行了小型模拟实验,在混凝处理之后增加了吸附过滤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对油的去除率达到99%,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色度、重金属、氨氮等也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在辽河油田进行了2.5m~3/h废水中试实验。考虑到回收废油和减轻后续处理压力的因素,在混凝反应前增加了粗粒化预处理装置。整套设备占地面积仅10m~2左右,且除了原水由泵提升之外,其余流程均为自流,因此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和能源消耗。中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对含油废水有极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油田锅炉用生水水质标准。 因此,该项技术处理含油废水不仅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其它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也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文杰,韩宏大;洗染废水处理回用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1995年03期
2 张文华,田沈,钱城,曹亚莉,吴创之,袁振宏,杨秀山;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混凝吸附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凤仙,张成禄,李善评;药厂阿斯匹林废水的治理[J];环境保护;1995年03期
4 李凤仙,张成禄,李善评,杜学军;电化腐蚀-还原降解-混凝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5年05期
5 鲍东杰;刘雪梅;李静;司芬改;;改性粉煤灰协同PAC混凝预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6 黄成毅;1985年北京国际水泥与混凝土学术会议简介[J];硅酸盐学报;1985年04期
7 仲晓林,孙跃生;YJ-2型减水剂和粉煤灰在泵送混凝土中的作用[J];硅酸盐学报;1991年02期
8 李宏霞,杨在昌,谢昀,陈幼霞,辜志东,郭春培,刘其久;改良混凝条件对降低饮用水致突变性前体物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1992年02期
9 石小燕,邱富荣,黄亚敏,林金龙,郑忠立,许世力;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参比电极[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4年03期
10 杨绍斌,田国明,王凤琴,陈海峰;阜新艾友矿井水混凝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11 ;新型民爆器材──混凝土破碎器[J];火工品;1994年02期
12 张金山,乌沙科夫,张黎明;包头地区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13 卯石刚;钢铁零件断口水泥、混凝土覆盖物的清除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4年05期
14 陈恩义;用于高强混凝土的新型低需水量水泥[J];水泥技术;1994年03期
15 ;用羟酸抑制混凝土中钢材的腐蚀[J];陕西化工;1994年04期
16 张远茂;新关大桥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1994年04期
17 祝予;混凝土平台在发展[J];中国海洋平台;1994年03期
18 王宗昌;炼油化工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措施[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95年02期
19 张苏东;SEM系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及其耐腐蚀性能[J];四川化工;1995年02期
20 兰海;用高钙灰、炉渣、硅灰生产无胶结料混凝土[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强;杨敏;谢晓慧;裴义山;张昱;;Fenton氧化混凝去除渗滤液中腐殖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贾林才;郝解玲;薛淑娥;邹鹏;王学明;;混凝土模具用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胡恒;刘红飞;;碱粉煤灰矿渣(FKJ)混凝土在耐腐蚀制品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孙家瑛;周承功;;钢筋混凝土桥梁用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吴绍章;鹿立云;胡玉初;;世纪混凝土[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6 李亚铃;;有关用于混凝土的不同矿物外加剂的综合评价[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7 蒋家奋;金舜;;吴总,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8 张长清;徐文胜;路志军;谢海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建筑材料开发的影响[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俞海勇;徐强;王琼;;高性能混凝土中多元胶凝材料复合效应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刘军;王克信;郁时炼;彭维斌;;钢板—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对比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井国;组合微滤工艺去除水中特殊污染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顺妮;水泥-混凝土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黄煜镔;混凝土脆性与力学参数的尺寸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赵东拂;混凝土多轴疲劳破坏准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肖诗云;混凝土率型本构模型及其在拱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包腾飞;混凝土坝裂缝的混沌特性及分析理论和方法[D];河海大学;2004年
7 刘春城;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三维地震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石磊;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阎春霞;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光力学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袁群;老化病害混凝土结构质量评估及粘结加固中的基础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忠胜;混凝吸附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小立;地下水铁锰钙协同除砷实验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3 黄树辉;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4 王景贤;少熟料水泥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佳毅;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及其尺寸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杜应吉;膨胀剂对混凝土主要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及其模糊评价[D];河海大学;2001年
7 宋作宝;混凝土增粘剂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8 张宏丽;吹脱—混凝—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周文峰;结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中的混凝土恢复力模型的适用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王治增;混凝气浮—水解酸化—一体化氧化沟处理淀粉废水的启动调试及改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钧裕;长坚纤维在地下室防水混凝土中的应用[N];建筑时报;2005年
2 太原煤炭气化公司第二焦化厂 张江;浅谈混凝土的温湿度裂缝[N];山西科技报;2005年
3 ;有“韧带”的混凝土在美国研制成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俞国荣(作者单位:杭州万艺建材有限公司);混凝土收缩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通讯员 骆仁东 毛年永 翁均飞;八方集团打造循环经济链[N];绍兴日报;2005年
6 本报驻天津记者 郭关朝;天津混凝土外加剂发展有喜有忧[N];中国建材报;2005年
7 杨时;北京六环路桥梁建设成本降低[N];中国交通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余亚鹏;预拌混凝土悄然兴起[N];宜春日报;2005年
9 明辉 整理;弹性混凝土有了用武之地[N];中华建筑报;2005年
10 本报驻广东记者 张红;“营养过剩”诱使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N];中国建材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