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CVD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数值模拟
【摘要】:纳米颗粒广泛的用途使得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有很多纳米产品,比如用于日用的碳黑、钛白粉颜料(TiO_2)或者通讯中的光学纤维等,都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来制备。颗粒尺寸、尺寸分布状况以及形态等特性对颗粒产品的性能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对生产装置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要有很好的了解和控制。
本文应用CFD商业软件FLUENT,对火焰CVD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首先对CVD法中的湍流扩散火焰进行详细的模拟,比较了三种不同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得出RNG κ-ε模型的结果与实验中观测到的火焰形状和温度场最为接近,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准气体模拟计算火焰温度场。其次引入颗粒动力学模型(Johannessen等人,2000),该模型考虑了由火焰中的径向湍流扩散引起的稀释作用对颗粒聚结的影响,用编制的一段关于颗粒聚结生长的程序,在FLUENT预先计算得到的温度场内,对火焰CVD法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颗粒的凝结生长过程进行模拟。这里假设当气体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后,所有的先驱物分子将转化为二氧化钛单分子;不考虑先驱物TiCl_4氧化反应对温度场的影响;单体分子之间不断碰撞从而凝聚、凝结,发生一系列的变形和生长,直到有一个稳定的平均颗粒尺寸。碰撞限制了增长,即使对于单体来说,它也是在假设二聚体和较大的团簇稳定的基础上的,根据单体极限过饱和形成的时间,这也是合理的。在这些假设基础上对颗粒尺寸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显示颗粒的粒径比实验得到的粒径要小一些,并与未考虑稀释作用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稀释作用对颗粒的生长确实存在着影响。文中对火焰温度、先驱物载体气体、燃料、氧化剂流量等对生成颗粒或者颗粒聚集块尺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温度越高就易于形成球形颗粒,颗粒在火焰中的时间越长,生成的颗粒或聚集块尺寸就越大。
|
|
|
|
1 |
徐军明,张孝彬,李昱,陶新永,陈飞,杨晓芳;固体单相催化剂CVD法制备成束或分散MWCNT[J];化学物理学报;2003年06期 |
2 |
余雪里;徐向菊;梁英;许雪笙;贾志杰;;CVD法工业化生产纳米碳管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4期 |
3 |
余雪里;徐向菊;梁英;许雪笙;贾志杰;;CVD法工业化生产纳米碳管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S1期 |
4 |
曾庆琳;CVD法制备高临界温度超导体Nb_3Ge的热力学探讨[J];稀有金属;1981年03期 |
5 |
唐耿平,程海峰,赵建峰,楚增勇,周永江;空心微珠表面改性及其吸波特性[J];材料工程;2005年06期 |
6 |
徐向菊;余雪里;夏晓红;贾志杰;;CVD法制备纳米石墨棒[J];新型炭材料;2006年03期 |
7 |
石南林;新型空间结构材料──CVD法SiC(F)/Ti基复合材料[J];空间科学学报;1996年S1期 |
8 |
林天津;朱燕娟;张伟;谢红波;张春华;黄亮国;;多壁碳纳米管的CVD法制备[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9 |
张福林,张林荣;用CVD法涂覆TiN提高模具寿命[J];模具工业;1986年03期 |
10 |
冯猛;张羊换;董小平;任江远;王新林;;载气在CVD法制备纳米碳管工艺中的作用[J];功能材料;2005年09期 |
11 |
李志杰;田鸣;贺连龙;;AlN纳米线宏观阵列的制备[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
12 |
黄晓琴,夏义本,莫要武,王鸿;Al_2O_3陶瓷上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5年02期 |
13 |
胡广勇,武保林,王刚,王轶农,左良,C.Esling;CVD法制取Fe-6-5% Si薄板的扩散工艺计算机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4 |
朱海滨,李振华,刘子阳,王凤飞,王新庆,王淼;利用无水乙醇分解制备碳纳米管[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
15 |
陈坤;袁颂东;;氮化硼球形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
16 |
钱世准;碳化硅纤维[J];建材工业信息;1998年02期 |
17 |
张兵,郭燕川,陈丽娟,彭必先;载气对注入CVD法制备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4年22期 |
18 |
杨巧勤,赵立华,李绍禄,苏玉长,陈本敬,王秀琼,杜海清;热丝CVD法金刚石膜生长速度研究[J];炭素;1995年02期 |
19 |
张群峰;余皓;罗国华;骞伟中;魏飞;;流化床CVD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反应温度与时间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2006年04期 |
20 |
王裕昌;;人造大单晶金刚石的合成技术进展及主要应用[J];超硬材料工程;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