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正交设计的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仿真研究

王元刚  
【摘要】: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制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内涵,并突破了以往人们对这一工艺方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目前,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能够加工较大的面积,得到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是模具在最终加工工序中取代手工抛光的主要工艺手段。但是,这项工艺的基本机理尚不清楚、尺寸精度很难确定,而且该技术缺少必要的工艺规范,因此,分析放电模型、寻找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本质以及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实用化成为当今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一组正交工艺实验分析了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各个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过切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对混粉电火花放电点的位置变化规律做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6.5软件为工具平台建立起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粗糙度模型、过切量模型),并对该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仿真,通过将实际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仿真方法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本文做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1) 基于试验现象,本文认为在混粉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一次脉冲周期内,放电位置的随机变化局限在一定区域内;随着加工时间的推移,放电区域从一个位置缓慢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 (2) 依据正交设计原理设计的试验样本,能充分代表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工艺系统特性;而工作液中的混粉微粒细化了放电能量、减小放电过程的电弧等不稳定性因素的发生、增大了放电过程的随机性,因此增加了系统的可仿真性及结果的准确性: (3) 借助本文提出的“塔型”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为混粉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艺参数和工艺质量目标建立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从技术上保证了加工质量,从而降低生产周期,为实现加工条件的离线选择打下基础。 本文的工作对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实用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并为建立混粉电火花加工的专家系统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对混粉电火花加工的机理模型作了有益的探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庆国,孟庆鑫,赵万生;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粗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01期
2 王辉,赵福令,吕战竹,张龙,郭东明;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粉末对极间电容和放电间隙的影响[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06期
3 索来春,刘远韬,赵万生,梁力平,聂东;混粉电火花加工放电通道流体动力学和热动力学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1年05期
4 李立青 ,郭永丰 ,孟庆国 ,李凤理;混气与混粉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02年09期
5 孟庆国,赵万生,王刚,伏金娟,吴洪波;大面积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技术的实验研究[J];机械工艺师;2000年09期
6 吕战竹,赵福令,杨连文,王辉,郭东明;混粉电火花加工中极性效应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06期
7 王辉,赵福令,吕战竹,王元刚,钱志强;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粉末对工件表面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07期
8 朱玲龙,杨连文,赵福令;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初探[J];电加工与模具;1999年05期
9 赵福令,吕战竹,张宝荣,杨连文,郭东明;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特性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06期
10 王婉 ,王斌修;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技术概述[J];模具制造;2004年02期
11 牧野;一种新的混粉电火花加工添加剂[J];电加工与模具;2002年04期
12 孟庆国,孟庆鑫,赵万生;混粉电火花技术在粗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3年05期
13 尹占民,王好臣,袁光明;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4 索来春,居喜国,郭永丰,赵万生;混粉大面积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8年07期
15 崔晶;李勇;熊英;佟浩;;基于实验设计的电火花微小孔加工参数优化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6年06期
16 赵万生,孟庆国,刘维东,王振龙;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技术的研究及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04期
17 迟恩田,任中根,张云鹏,杨雪宝;超声磨料混粉电火花复合加工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03期
18 孟庆国,赵万生,李文卓;粉末特性对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的影响[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4期
19 吕战竹,赵福令,张龙,杨连文,郭东明;混粉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分析[J];模具工业;2003年08期
20 索来春,赵万生,赵军;混粉工作液镜面电火花加工试验装置的研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富强;胡丁;赵万生;钱志强;孟庆国;王扬;;高熔点材料混粉电火花加工的研究[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2 梁速;徐辉;陈默;康小明;赵万生;卢智良;万符荣;吴强;吴国兴;朱宁;;5轴联动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研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朱国征;黄永逸;卢有会;白基成;;去离子水工作液下微细阵列孔电火花加工工艺试验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赵万生;郭永丰;耿春明;;国外电火花加工最新技术[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云鹏;孙广标;张安洲;;超声磨料对TC4钛合金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任连生;郭妍;刘萍;庞宇;;电火花加工中专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高清;张勤河;张建华;胡宝林;;混粉准干式电火花精密加工技术研究[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润仓;;高速电火花加工小孔的发展及应用实例[A];第六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9年
9 王津;韩福柱;卢建鸣;赵福令;;抬刀过程中加工屑运动规律的观察[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李耕;;金刚石磨轮的电火花成形磨削加工[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集束电极电火花加工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蒋毅;微小孔电火花加工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郑新毅;深微孔电火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伟;电火花加工中电极蚀除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刘宇;微细电火花加工中集肤效应的影响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高清;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谷安;四轴电火花数控系统的开发及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8 方宇;液中放电沉积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旻;电加工用Cu-ZrB_2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电加工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徐明刚;超声振动—气体介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刚;基于正交设计的混粉电火花加工技术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辉;混粉电火花加工中粉末效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龙;混粉电火花加工及其镜面加工技术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袁方;电火花深孔套料加工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5 殷国强;电火花加工微孔的深径比理论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冀震晓;钛合金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吴勇;复杂型面电火花加工CAM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田田;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材料去除过程分析与仿真[D];山东大学;2012年
9 武云霞;石墨电极电火花加工工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10 朱玲龙;混粉电火花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红英;应急之需 新厂房为年产千台作保障[N];机电商报;2005年
2 王艳 赵峰;服务油泵油嘴行业 鲁南机床系列专机受青睐[N];机电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兰海侠;电加工机床前景看好 国内电加工行业呼唤产业升级[N];机电商报;2008年
4 袁伟;一航黎阳转包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刘献礼;PCBN刀具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现状与思考[N];机电商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蕾;深耕十载 鲁南机床谋为发动机加工提供成套设备[N];机电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家东;孚尔默:以策略引领电加工机床市场[N];机电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志;做知识型的产业工人[N];辽宁日报;2008年
9 徐正平郑欢欢;新款石墨加工中心亮相国际模具展[N];中国工业报;2008年
10 张晶 刘希明 周世杰;勇于挑战的“80后”冠军[N];中国职工科技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