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锈钢表面掺硅类金刚石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王立达  
【摘要】:类金刚石膜具备许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热稳定性、红外透光性、高电阻、低介电常数、高疏水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使其适合许多领域的应用,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通常类金刚石薄膜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差并存在较高的内应力,导致薄膜容易从金属基体表面剥落,因此该问题是今后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微波-ECR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和等离子体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两种工艺同步进行,选用CH_4和Ar为源气体,硅靶为溅射源,在硅片和不锈钢表面制备含硅类金刚石薄膜。 通过XPS分析了薄膜的成分;Raman光谱和FTIR光谱表征了薄膜的键结构。AFM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薄膜的形貌。分别通过纳米压痕仪、接触角测量装置、交流阻抗法测试了薄膜的硬度和模量,接触角以及耐腐蚀性能。 通过拉曼光谱测试说明沉积的薄膜为非晶结构,且完全符合DLC膜的典型特征,随着硅靶的溅射偏压增大,ID/IG逐渐增大,G峰峰位向高波数移动,拉曼光谱变得更加对称且变窄,表明sp~3碳含量增大。硅元素的掺入改善了薄膜的内应力,同时硬度从17.34GPa降至13.44GPa。薄膜的XPS及FT-IR测试表明,薄膜中不仅含有C,H,Si元素,还存在一部分O元素,主要以Si-O-C,Si-OH的形式存在。AFM表明在类金刚石薄膜中掺入一定量的硅元素,有利于改善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镀膜后的不锈钢表面表现中度疏水,同时由于类金刚石薄膜的较高化学惰性,该薄膜通过有效的隔离作用,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灵平,黄桂芳,李绍禄,李德意,陈小华;离子束类金刚石膜的摩擦磨损及耐蚀性能[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3年03期
2 潘永强,朱昌,弥歉,方勇;端部霍尔等离子体源沉积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3 袁镇海,谢致薇,罗广南,邓其森,郑健红,戴达煌,付志强;真空阴极电弧沉积法沉积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2期
4 罗广南,谢致薇,郑健红,袁镇海,邓其森,戴达煌;金刚石和类金刚石膜研究及其在电声领域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1995年05期
5 林锡刚,雍志华,刘玮,邓明;低能离子束沉积类金刚石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1997年01期
6 谢致薇,郑健红,袁镇海,邓其森,罗广南,戴达煌,付志强;真空阴极电弧沉积法沉积类金刚石膜在扬声器振膜上应用的研究[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01期
7 马峰,蔡珣,李刚,马洪涛;类金刚石梯度膜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2年04期
8 李新,唐祯安,徐军;用于微机电系统的类金刚石膜制备及表征[J];材料研究学报;2004年06期
9 袁安富!作者地址:南京市童家山2号11栋401室 210003,王珉!作者地址:南京市童家山2号11栋401室 210003;真空弧沉积类金刚石膜探讨[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1期
10 沈悦,张建成,顾峰,陈建明;C_(60)-甲苯衍生物/类金刚石复合膜的光电性能研究(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年03期
11 邹友生,汪伟,宋贵宏,汪爱英,孙超,黄荣芳,闻立时;气体介质对电弧离子镀沉积类金刚石膜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3年06期
12 袁镇海,林松盛,侯惠君,朱霞高,李似聪;阴极电弧沉积类金刚石膜在电声中的应用——高保真DLC/Ti高音扬声器振膜的研发和生产[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1期
13 唐家珍,金惠宗;镀类金刚石膜湖盐晶体的红外透射率及抗湿性[J];红外技术;1994年03期
14 袁镇海,邓其森,罗广南,谢致薇,郑健红;类金刚石膜的制备、性能和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年04期
15 邹友生,汪伟,郑静地,孙超,黄荣芳,闻立时;偏压对电弧离子镀沉积类金刚石膜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4年05期
16 刘敬明;曹凤国;吴桂琴;;类金刚石膜在模具中的应用[J];模具工业;2007年05期
17 陈本敬;王秀琼;肖觉民;刘敏;刘燕湘;;离子束法淀积类金刚石膜[J];炭素技术;1985年03期
18 华中杰;基体表面类金刚石涂膜对金刚石火焰法沉积的强化作用[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1年03期
19 唐存印;;金刚石膜与冷阴极场发射显示器[J];超硬材料工程;2006年06期
20 雍志华,林锡刚,刘玮,邓明;类金刚石膜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材料工程;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伟;宋洪君;季一勤;李谨;;类金刚石膜的应用和发展[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刘璨;兰惠清;王洋;;含硅类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郭延龙;王淑云;杨雪;朱孟真;程勇;王会升;;掺硅类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李兴彦;黄永章;张新;罗远辉;王力军;;不锈钢表面电镀黑铬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汪新智;朱嘉琦;何玉荣;王天宇;胡彦伟;刘星;;类金刚石应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6 俞世吉;;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制备硬质类金刚石膜的研究[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郭延龙;陆益敏;吴杰;黄国俊;王淑云;程勇;王会升;万强;;激光沉积掺锗类金刚石膜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彭冬晋;王雪涛;邱冬华;程秀围;关庆丰;;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诱发的304L不锈钢表面孔洞结构[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振霞;王田喆;谢燕翔;贺志勇;唐宾;;不锈钢表面等离子铌合金化工艺及性能研究[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红轩;徐洮;陈建敏;周惠娣;胡丽天;刘惠文;;预处理对不锈钢表面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江;316L不锈钢表面载药微坑制备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唐鋆磊;不锈钢表面高耐蚀性钯系膜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王鹤峰;不锈钢表面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袁军平;首饰用不锈钢等的镍释放及抗菌改性[D];暨南大学;2012年
5 赵艳;低熔点金属与不锈钢表面交互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淑梅;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詹玮婷;不锈钢表面微、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和抗菌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8 鞠鹏飞;316L不锈钢表面电镀钯合金膜层工艺及其在非氧化性介质中耐蚀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9 刘艳红;介质阻挡放电制备类金刚石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蒋书文;钛合金基类金刚石梯度薄膜材料制备及其生物摩擦学性能和血液相容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达;不锈钢表面掺硅类金刚石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牛绍蕊;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邢娜;氢氟酸介质中不锈钢缓蚀剂的研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晓明;六西格玛方法在不锈钢表面质量改进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5 蒋金武;导电高分子的制备及其对不锈钢保护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马国佳;应用于微机电系统上的类金刚石膜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李广武;不锈钢表面着色与电化学抛光工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吴志猛;类金刚石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9 王瑜;金属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膜的性能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
10 赵翠仙;回用中水对不锈钢凝汽器管腐蚀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荣;日本不锈钢的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镍协会 供稿;建筑业选用不锈钢应“量体裁衣”[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郭廷杰;日本不锈钢表面加工现状(一)[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4 镍协会供稿;不锈钢水管——真正的绿色管材[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6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N];现代物流报;2006年
7 王江;智用爆炸造“金刚”[N];科技日报;2004年
8 李兵;不锈钢表面处理新法[N];中国冶金报;2002年
9 ;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N];现代物流报;2007年
10 郭;日本不锈钢表面加工现状(三)[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