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陈明炜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的企业面对的不仅是本地区、本行业、本国企业的竞争,而是面对管理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强大、资金雄厚的跨国企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核心问题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生产设备的更新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是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必由之路。 本文选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并结合了具体的企业进行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全文共五章,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涵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点,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运用了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由六大因素,3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组成,评价指标的定义尽量采用国际国内标准或公认的概念,将不可比因素化为可比因素,使指标体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3.确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确定了最适合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4.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运用评价体系对实际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钟轩;盛华仁;;部长点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J];科技智囊;1999年12期
2 周建新;;企业兴旺的法宝: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6期
3 ;国家经贸委部署抓好技术创新[J];中国金属通报;2002年24期
4 李映波;黄燕玲;;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J];发现;2002年02期
5 陈文晖;对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6 陶俊;;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提升保证[J];创新科技;2003年12期
7 范太胜;;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框架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1期
8 张玉坤;;技术创新能力层次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3期
9 雷家骕;;技术脱贫离不开科技创新[J];经理人;2004年05期
10 王健;提升马钢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1 邢凯旋;跨国公司在华R&D本土化对我国企业的冲击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年22期
12 王晓雯;谈如何提升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0期
13 ;宝坻区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J];天津科技;2005年05期
14 李煜华;胡运权;綦良群;;主成分投影法对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5 常玉;董秋玲;;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J];科学学研究;2005年S1期
16 张秉福;;试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17 龚国平;;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2期
18 黄敏;朱新球;张铀;;R&D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4期
19 董秋玲;郗英;常玉;;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西部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20 常玉;董秋玲;;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炳光;;第3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度(体制)创新能力[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天翔;;浅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庄瑞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7 项佩泽;何韶敏;;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探析[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钒;;技术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研究——以企业研发中心为突破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项佩泽;何韶敏;;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探析[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宝汉;;培育核心能力 加快全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梁超;基础设施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D];南开大学;2012年
4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齐孝福;FDI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先娜;基于创新协同的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王卫华;企业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4 黄秋艳;企业研发费用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王静;国内典型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董树功;四川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周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梁丽军;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涛;企业文化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卫新华 实习生 陈婷;我市技术创新能力西部居中[N];重庆日报;2002年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张骏生;浅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李卉;我国企业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呈现逐年增长态势[N];中国信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安再祥;安徽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通讯员 邓扬中 黄鹤;促进产学研结合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永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李秀 实习生姜莱;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7 深科;深圳技术创新能力列第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8 钟纪京;我国将重点支持一批大公司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9 ;国家将重点支持一批大公司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记者 罗子彪 通讯员 何风云 唐晓源;新华区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N];平顶山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