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陈娟  
【摘要】:几十年来,学者们相继发展了许多适合于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基于此,1998年由美国宇航局N.E.Huang等人首次提出Hilbert-Huang变换(HHT)的方法,这是一种新的分析非线性非平稳数据的方法。其关键是经验模式分解(EMD),利用经验模式分解(EMD),任何复杂的数据都可以被分解为确定的并且通常少量个数的内在模式函数(IMF)。由于分解是基于信号时域局部特征的,因此它特别适合用来分析非线性非平稳过程。内在模式函数适于进行Hilbert变换,从而求解每个内在模式函数(IMF)的瞬时频率,以及幅度函数,其最终结果是一个能量—频率—时间分布,称为Hilbert谱。该方法已用于地球物理学、振动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这种方法最主要的概念创新是引入了基于信号局部特征的内在模式函数(IMF)的概念,从而使瞬时频率变得有实际意义;还有就是引入了复杂数据的瞬时频率,避免需要伪造谐频来表述非线性非平稳信号。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本文详细研究了Hilbert-Huang变换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瞬时频率和内在模式函数的数学定义。给出了经验模式分解的具体步骤,用计算机进行了算法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对算法中的端点问题进行了说明,综述现有的研究进展。 第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EEG棘波检测新方法。这种方法将EMD分解与Hilbert变换相结合,自适应地提取原始EEG信号中包含棘波特征的高频分量。临床实验分析表明,能够从复杂的脑电信号中有效提取棘波信号。 第三,本文将经验模式分解应用于均值具有趋势项的非平稳信号的趋势项的剔除。这种方法自适应地提取出趋势项,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算法简单,容易实现。对四种典型的趋势项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此方法结果正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兰英;李明;顾学康;徐春;;Hilbert-Huang变换在谱分析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7期
2 时世晨;单佩韦;;基于EEMD的信号处理方法分析和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1期
3 沈路;周晓军;张志刚;张文斌;;Hilbert-Huang变换中的一种端点延拓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年08期
4 陈继清;黄永杰;覃娟;;基于小波去噪和Hilbert-Huang变换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6期
5 刘贵栋;沈毅;;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医学超声信号去噪[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6 李凌;曾以成;雷雄国;;EMD在说话人辨认中的应用[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7 王红萍;于盛林;薛坚;;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抑制方法[J];电子测试;2008年02期
8 汪建武;;基于瞬时频率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J];机床与液压;2009年01期
9 耿丽硕;范影乐;;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思维脑电分类技术研究[J];电子器件;2009年02期
10 刘义艳;巨永锋;段晨东;陈立彬;;基于HHT的单自由度结构渐进损伤识别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年01期
11 章荣海;谢正傲;张军;;小波Hilbert-Huang变换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2 赵犁丰,周晨赓,仲京臣;基于EMD与神经网络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3 程军圣;于德介;杨宇;;Hilbert-Huang变换端点效应问题的探讨[J];振动与冲击;2005年06期
14 许宝杰;张建民;徐小力;李建伟;;抑制EMD端点效应方法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5 张志新;王奉涛;李宏坤;陈建国;苗刚;;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07期
16 田梅;杨育霞;;一种新的瞬时频率估计方法及其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4期
17 杨晓利;唐艳;汤井田;;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R波检测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8期
18 王建国;王孝通;徐晓刚;;经验模式分解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4期
19 刘凤龙;宋艺;;基于EMD与PNN的机械故障检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9期
20 陈忠,郑时雄;EMD信号分析方法边缘效应的分析[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强;段晨东;房祥波;刘本超;;一种改进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何爱香;裴楠楠;王永强;;基于HHT变换的井下声音信号频谱分析[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3 陈玲玲;杨鹏;祖丽楠;张腾宇;李立峰;;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与模式识别[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4 刘剑锋;张启伟;;基于经验模式分解技术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赵娜;王新龙;陶志勇;;HHT经验模式分解的镜像延拓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6 高强;段晨东;孟庆丰;;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处理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廖福元;;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非平稳信号趋势检测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8 全海燕;王威廉;;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心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9 吴松华;刘智深;;大气风场激光雷达探测和多尺度分析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慧;刘正士;;基于HHT方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英;面向设备管理的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申丽然;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含噪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石志晓;时频联合分析方法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禹丹江;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D];福州大学;2006年
5 丁浩;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在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杜秋华;球轴承振动的非线性模型及信号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道祥;稳定分层湍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梁灵飞;窗口经验模式分解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蒲秀娟;胎儿心电信号提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学敏;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桥梁监测信号分析与处理和时变模态参数识别[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丁麒;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结构损伤检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凌;Hilbert-Huang变换在说话人识别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2006年
4 李达文;基于HHT和SSI的环境激励下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5 胡新艳;晴空湍流激光雷达探测及EMD数据处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王晨炜;微波近场医学特征回波中瞬时谱提取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易苏军;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万建;基于HHT语音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胡柏炅;时频分析的Hilbert-Huang变换及小波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晓飞;气液两相流动态波动信号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