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摘要】:大型结构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是结构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可以由实测的结构动力特性估计结构的物理参数来实现。结构的损伤通常被表示为结构有限元模型刚度参数的减小,这种损伤识别过程通常归结为一个基于模态参数匹配的优化问题,各种优化方法被用来极小化分析模型模态参数和实测模态参数之间的非线性误差函数。利用稀疏的模态响应信息进行损伤识别,存在着识别结果的非唯一性以及噪音影响分析这样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稀疏模态响应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相关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首先研究了结构动力灵敏度分析理论。在已有的模态参数灵敏度分析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几种类型的模态参数误差函数进行了一阶、二阶灵敏度分析。这些工作将被用于结构动力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损伤标识参数选择、损伤定位与评估等多个方面的应用研究。采用了随机初值方法和最优灵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误差目标函数构造格式对于识别结果的分布特征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相应理论分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效应的连续体结构损伤指示方法。以结构柔度阵部分对角元素变化率作为指示损伤的信息标识量,其对于损伤参数分布的覆盖效应使其更适合用于多跨连续体结构的损伤识别。进一步,利用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构造柔度阵的变权泛化形式,所对应的损伤指示函数可以实现对损伤参数的分布具有更好的局部化特征。对于该指示函数进行了灵敏度矩阵特征分析并给出了此类结构下损伤指示函数灵敏度矩阵局部化特征的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将该指示函数用于神经网络方法输入参数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显示这类的损伤指示函数对于梁、板类连续体结构损伤指示的有效性。
进行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损伤识别应用研究,以处理只有少数测点信息的桩基结构损伤识别问题。对于桩基损伤识别,建立了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以正则化形式频响函数误差函数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文中给出了数值模拟算例和工程分析实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估计长度、波速、截面变化等参数,达到了检测桩身缺陷的目的。该项工作扩展了基桩结构测试-分析一体化检测方法,使其易于进行并且更好满足了模型验证的要求。
提出了基于序列损伤定位的新的参数分组策略,以确定结构系统中的损伤单元参数,处理测试信息稀疏性和测试噪音影响所造成的参数估计结果的不适定性。该方法将少数优势单元参数的提取与单元参数参考值的改进结合起来,实现逐次扩增的参数分组
|
|
|
|
1 |
和飞,叶燎原;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
2 |
余昆;倪海波;唐小兵;;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的桥梁结构损伤诊断[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2期 |
3 |
张立涛;李兆霞;费庆国;;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年09期 |
4 |
郭惠勇;李正良;彭川;;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5 |
郭巍;孙建刚;陈光宇;;外激励作用下基于相关应变变化率的薄板损伤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3期 |
6 |
幸静;孟柯宇;;基于模态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指标综述[J];山西建筑;2010年36期 |
7 |
王柏生,丁皓江,倪一清,高赞明;模型参数误差对用神经网络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
8 |
邹大力,屈福政,孙铁兵;基于压缩频响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
9 |
李学平;余志武;;基于频响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J];中外公路;2006年01期 |
10 |
胡勇;崔灵珍;秦真;谈怀江;;基于GA-BP和GA-RBF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4期 |
11 |
王锋;郑玉芳;;基于模态应变能法识别混凝土梁结构损伤的数值及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2 |
杨秋伟;;结构损伤的一种两阶段诊断方法[J];机械强度;2008年04期 |
13 |
谢开仲;韦立林;李海;;钢管混凝土拱桥健康监测系统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4 |
刘天怡;彭凯;;基于模态柔度相对变化量的结构损伤识别[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
15 |
信思金,罗裴,梁磊,姜德生,南秋明;基于光纤光栅和BP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6 |
王步宇;;自适应概率神经网络结构损伤检测[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7年01期 |
17 |
于繁华;刘寒冰;;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2期 |
18 |
李静;;土木工程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概述[J];山西建筑;2009年07期 |
19 |
翁光远;王社良;;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年02期 |
20 |
王国胜;;小波技术在起重机桁架臂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