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苊并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光谱及作为DNA靶向分子的研究
【摘要】:以高度缺电子的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为前体,通过芳香亲核氢取代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位氨基、羟基和烷硫基单取代产物,并且得到了氨基单取代的异构体6位氨基取代产物和罕见的3,6-二氨基氢取代产物。研究了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与不同亲核试剂的反应活性,发现它有以下的特点:存在两个氢取代活性位点;两个氢可以同时被环状仲胺取代;与氮、氧、硫等不同亲核试剂都能发生氢取代反应。
通过对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溶解性更好的新的8-氧-8H-苊并[1,2-b]吡咯-9-甲酸酯前体。腈基改造为酯基后,体系仍然高度缺电子,可以与胺亲核试剂发生芳香氢取代反应。由此,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3位氨基取代的8-氧-8H-苊并[1,2-b]吡咯-9-甲酸酯衍生物。
研究了8-氧-8H-苊并[1,2-b]吡咯-9-甲酸甲酯的3位伯胺基取代物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现它的吸收光谱比具有相同取代基的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衍生物红移17-20nm左右,而发射光谱红移14-17nm左右(600nm),荧光量子产率降低。研究了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甲酸甲酯)的3位仲胺基取代衍生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发现它与伯胺基取代化合物的光谱有明显的不同,溶剂极性对吸收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很大,斯托克斯位移从10-20nm增大至60-90nm,这可能是由于存在ICT(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发态造成的。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DNA熔解温度曲线、圆二色谱和细胞抑制试验等方法研究了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甲酸酯)类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具有N,N-二烷基和N-甲基-哌嗪基侧链的化合物与CT DNA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表观结合常数达到10~5-10~6数量级。其中化合物1-1在长波长(λ400nm)激发下产生单线态氧切割M13 mp18单链环形DNA,最低作用浓度50μM。化合物1-1可以通过表面堆积和嵌入两种方式与CT DNA作用。以HeLa人宫颈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和P388小鼠白血病细胞为靶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能与DNA强烈作用的带有N,N-二烷基侧链取代基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其IC_(50)值达到10~(-8)-10~(-6)μM。且分子中没有N,N-二烷基侧链取代基的大部分化合
|
|
|
|
1 |
胡勇胜,陈文,徐庆,郜定山;Li~+离子嵌入V_2O_5干凝胶薄膜的XPS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1年03期 |
2 |
邱新平,沈万慈,刘英杰,陈南平,刘庆国;锂在碳素材料中的扩散过程研究[J];化学学报;1996年11期 |
3 |
杨刚,龙翔云;层状磷锑酸钠嵌入有机金属化合物制备与催化氧化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2期 |
4 |
郑彩红;;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广西轻工业;2009年01期 |
5 |
陈晓琳;;WINDOWS下OLE技术的应用[J];有色金属加工;1999年02期 |
6 |
唐致远,刘春燕,徐国祥;掺杂型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J];新型炭材料;2001年01期 |
7 |
宋国武;石墨嵌入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J];江西化工;2002年04期 |
8 |
李冀辉;贾志欣;冯莉莉;刘淑芬;;二氧化钛嵌入膨胀石墨材料制备[J];非金属矿;2006年05期 |
9 |
;拜耳开发金属嵌入高性能树脂[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8期 |
10 |
张爱强,陈衍珍,田昭武;聚邻氨基酚-Cu~+膜电极的电催化效应[J];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04期 |
11 |
李志友,张晓泳,黄伯云,刘志坚,曲选辉;嵌入式化合物嵌锂电压的表达式[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1期 |
12 |
齐慧玲;邓兆鹏;霍丽华;高山;赵辉;;一维链状铜配位聚合物[Cu(bpb)(PPh_3)_2]_n·nClO_4·nCH_2Cl_2·n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0年04期 |
13 |
陈尚贤,陈展翅;咔唑荧光的猝灭[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6年04期 |
14 |
陈锦文,李学木;医用脱脂纱布荧光污点洗脱方法[J];上海纺织科技;1991年05期 |
15 |
宋晶,李志萍,尹佩玉,陆懋荪;甲基键合硅胶荧光反相薄层板的研制及其性能[J];色谱;1993年03期 |
16 |
刘先曙;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可以用溶剂触发出荧光的晶体[J];科技导报;1997年12期 |
17 |
刘光辉;石墨嵌入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8 |
陆光汉,谭雨晴,文风丽,严聪,刘炜;Ce(Ⅲ)-ALC络合物与鱼精子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与光谱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9 |
刘志华;荧光印刷[J];网印工业;2004年01期 |
20 |
陆钧君,杨文忠,唐永明,俞斌,叶慧;荧光标记聚合物的性能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