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ZnO:Al薄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徐艺滨  
【摘要】:本文首先对透明导电薄膜(TCO)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再对铝掺杂氧化锌薄膜(AZO)的国内外进展作了介绍,并指出了透明导电薄膜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了目前AZO的各种制备方法,例如:蒸发法、溅射法、热解喷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分子束外延法,其中磁控溅射工艺具有沉积速率高、均匀性好等优点而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成膜方法。本研究使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采用AZO(2wt.% Al_2O_3)陶瓷靶,在玻璃表面沉积了AZO薄膜,通过改变射频功率和电离气体等参数,使薄膜出现了不同的形貌、结构和不同的光学、电学性能,并使用电子探针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可见光区透射谱、四探针方法和Hall测试装置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1、随着功率的提高,薄膜的厚度和生长速度都得到提高;结晶质量的提高,使薄膜的电阻率ρ低达9.3×10~(-4)Ω·cm,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T高达89%,这些参数已基本达到GaN激光器透明窗口电极的要求:ρ为10~(-4)Ω·cm,T为85%。 2、把氢气掺入电离氩气中,使薄膜的晶粒变大,载流子浓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于氢气的影响,薄膜的缺陷散射增强,载流子迁移率有所下降;但是最终我们实现了在室温下制备出电阻率ρ为3.41×10~(-4)Ω·cm,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T为80.5%的AZO薄膜。 本论文对AZO透明导电薄膜制备、结构特性、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的研究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低温下制备AZO薄膜的实际应用有积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材料[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2期
2 张萌;王应民;徐鹏;蔡莉;李禾;程国安;刘庭芝;;用锌有机源和CO_2/H_2混合气源PECVD沉积ZnO薄膜[J];光学学报;2006年04期
3 伊敏;沈士璠;;中国光学学会在上海召开1985年年会[J];激光技术;1986年01期
4 ;机构介绍[J];光机电信息;1995年01期
5 郑玉祥,徐琮辉,张荣君,李晶,王松有,陈良尧;采用不同中间夹层的双记录层磁光光盘热光特性比较[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6期
6 陈聂;张耀举;施华萍;;用双层增透膜提高半导体单光子发射器的收集效率[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尹树百;;薄膜光学发展概况[J];光电工程;1978年04期
8 刘国华;张维;牛文成;;SPR传感器理论模型的仿真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刘世良;周圣明;李抒智;王银珍;徐军;;气相传输平衡法在(11-20)面蓝宝石上制备γ铝酸锂膜[J];光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郝殿中;吴福全;宋连科;马丽丽;张旭;闫斌;;Wollaston棱镜宽带减反射膜的研制及测试[J];光电子.激光;2006年10期
11 杨开勇;龙兴武;黄云;李晓红;;“假想层”在Needlee法膜系设计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06年05期
12 王海峰;吴福全;郝殿中;;格兰-汤普森棱镜胶合层的膜效应分析[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3期
13 肖柳平;杨华军;严一民;张海涛;刘小静;;用薄膜光学理论研究布拉格光纤的传输特性[J];激光与红外;2008年11期
14 刘必鎏;时家明;赵大鹏;张玮;许波;;光子晶体隐身应用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9年01期
15 陶春先;李霞;李大伟;贺洪波;邵建达;;基于表面热透镜的薄膜弱吸收测量的调制频率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2期
16 ;《光学 精密工程》(月刊)[J];光机电信息;2010年06期
17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双月刊)[J];光机电信息;2010年06期
18 ;《光学 精密工程》(月刊)[J];光机电信息;2010年07期
19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双月刊)[J];光机电信息;2010年07期
20 卫耀伟;陈松林;刘志超;马平;许乔;;原子层沉积薄膜之激光损伤性能分析[J];激光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强;刘圣贤;王丹;刘海;;100keV质子辐照ITO薄膜微观机制与光学性能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2 陆巍;郑臻荣;顾培夫;管爱枝;;投影光路中二向分色镜工作状态的理论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文彦;程鑫彬;马彬;丁涛;叶晓雯;张锦龙;张艳云;焦宏飞;;界面连续性对薄膜节瘤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吴福全;唐恒敬;;金属-氧化铝纳米阵列偏振特性的入射角度效应[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晓峰;张凤山;范滨;;宽角度入射1500-1600nm波段减反射薄膜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曹庄琪;陆海峰;李红根;邓晓旭;沈启舜;;亚毫米尺度双面金属波导及其超高阶模的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红;隋成华;陈乃波;许晓军;魏高尧;蔡萍根;;在蓝宝石光纤端面上生长ZnO薄膜的方法及光学性能分析[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杨燕珍;吴玉程;张志海;崔接武;史成武;;以乙醇为溶剂的喷雾热解法制备FTO薄膜及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9 康利涛;高彦峰;罗宏杰;;聚合物辅助沉积热致变色二氧化钒VO_2薄膜[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10 尚林;赵君芙;张华;梁建;许并社;;不同掺杂元素对GaN薄膜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用于太阳电池的硫化物半导体薄膜的溶液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黄章立;低温相变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焦兴利;BiFeO_3外延薄膜电容器与异质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居勇峰;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石市委;氧化锌纳米结构薄膜的微结构及光电特性调控[D];安徽大学;2014年
6 王震东;太阳电池材料CuInS_2薄膜及其纳米棒阵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雷洁红;锂氢同位素化合物性质的理论研究及其薄膜的制备[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8 高丽丽;N掺杂p型Mg_xZn_(1-x)O薄膜的制备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彭丽萍;I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刘云燕;ZnO薄膜的表面形貌与应力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玲;钛化物节能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杨磊;氮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栗蕾蕾;氧化铅薄膜的制备及其X射线光电导特性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二鹏;锆铪氧薄膜的电输运及阻变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王坤坤;基于频率特征的薄膜损伤声学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6 吴刚;掺钴铝酸镧薄膜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勇;硅基二氧化铈薄膜的脉冲激光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8 常兰涛;颗粒硫化法制备硫化物薄膜及其光伏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9 陈乐;掺硼富硅氧化硅薄膜光电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施祥蕾;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氟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刘其丕 李晓飞;天津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2 石德;采光量可调门窗[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记者 付雪;昆仑集团包装公司 首批BOPP仿纸膜下线[N];大庆日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水晶光电定向增发募资投入三项目[N];证券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