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水质数值模拟及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摘要】:
辽东湾位于渤海东北部,属于三面环陆、一面邻海的封闭式海湾,海水交换能力很有限,属于渤海海域中污染比较严重的海湾之一。随着辽东湾沿岸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工业污染物及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流入湾内,以及近海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海上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辽东湾内的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湾内局部海域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并诱发多次赤潮,给海洋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辽东湾的富营养化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基于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水动力学模型模,建立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相互作用的辽东湾水质数值模型。在水质模型中采用了与POM模型相兼容的垂向σ坐标及交错网格系统,并采用有限体积法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格式对方程进行离散。模型的水平网格尺度为500m×500m,根据离散格式的Courant限制条件,内外模态时间步长分别取8s和240s。在验证了水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渤海1981~1982年的污染调查资料采用插值方法获得了辽东湾水质参量的初始场及边界条件,模拟了辽东湾的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DIN及无机磷DIP的输运循环过程,给出并分析了这三者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根据模拟结果采用近海富营养化评价标准探讨了辽东湾1982年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此期间从宏观上来看辽东湾海域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但局部海域处于富营养状态甚至超富营养化。通过分析辽东湾在1982年的N/P比值,可知其低于正常海水的Redfield数16,表明此期间无机氮为辽东湾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限制影响因子。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的模拟辽东湾COD、DIN及DIP时空分布。最后根据辽东湾富营养状况及成因,提出应依据辽东湾水交换及自净能力,加强对各种污染物的入海总量控制以保护辽东湾的海洋生态环境。
|
|
|
|
1 |
李建军,冯慕华,喻龙;辽东湾浅水区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
2 |
曲丽梅;姚德;丛丕福;;辽东湾氮磷营养盐变化特征及潜在性富营养评价[J];环境科学;2006年02期 |
3 |
童晓光;;辽东湾断陷含油远景和石油地质条件预测——辽东湾断陷与辽河断陷的地质类比[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5期 |
4 |
董永祺;辽东湾畔的新颖手糊FRP制品[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3年06期 |
5 |
胡士信;辽东湾海底土壤腐蚀性调查研究成果通过技术鉴定[J];油气储运;1991年05期 |
6 |
姜伟;;辽东湾SZ36—1油田高难度丛式钻井[J];天然气工业;1991年05期 |
7 |
林凤翱,闫启伦,于占国,张映,冯志权,贺杰;辽东湾海冰中微生物的分离[J];海洋环境科学;1996年04期 |
8 |
吕景才,赵元凤,徐恒振,周传光,李洪,张启华,齐红莉,郭郁,腾跃;大连湾、辽东湾养殖水域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J];中国水产科学;2002年01期 |
9 |
丁冬;;渤海变清不是梦[J];侨园;2002年01期 |
10 |
陈祥馀;杨国金;李桐魁;张涛;刘春厚;;辽东湾冰脊剖面测量[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89年04期 |
11 |
庄人沁,薛克,吕建发,张佐芳,隋兰凤;辽宁省沿海重点滩涂底质污染调查[J];水产科学;1994年03期 |
12 |
江和文;曹士民;迟春艳;;辽东湾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
13 |
满学杰;辽东湾海域发现新的含油构造[J];石油钻采工艺;1988年06期 |
14 |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89年第一卷总目次[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89年06期 |
15 |
程自奇;辽东湾滩海钻探获工业油流[J];石油钻采工艺;1993年04期 |
16 |
周秀艳,王恩德,刘秀云,王武名;辽东湾河口底质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J];地球化学;2004年03期 |
17 |
周秀艳,王恩德,朱恩静;辽东湾河口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J];环境化学;2004年03期 |
18 |
宋珊;;辽东湾海底泥温调查[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0年03期 |
19 |
漆家福,陈发景;辽东湾-下辽河裂陷盆地的构造样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年03期 |
20 |
王焕松;雷坤;李子成;邓义祥;秦延文;;辽东湾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模糊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