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各向异性的土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摘要】:
各向异性是土体的重要特性,也是土体材料不同于金属等材料的一个典型特性。随着土石坝工程高度的增加,各向异性特性对坝体的应力变形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地在土体本构关系中模拟和反映各向异性影响,建立反映这种特性的工程计算方法,对岩土工程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向异性的基本理论,详细地阐述了土体各向异性的发展状况;其次,对土体柔度矩阵进行推导,解析了各向异性等柔度矩阵的变化过程;最后,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土体柔度矩阵的一般规律和各向异性应力变形规律,为建立横观各向同性计算方法和各向异性计算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对土石坝横观各向同性特点的考虑,在经典非线性弹性模型——邓肯E-B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前人三轴试验数据,本文提出一种横观各向同性柔度矩阵的修改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横观各向同性有限元计算程序。最后以某心墙堆石坝为背景进行应力变形分析,并与常规邓肯模型计算结果和现有的实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修改的横观各向同性计算方法对于坝体水平位移(填筑期)、竖向位移、小主应力等方面的计算更为精确,初步验证了横观各向同性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考虑到土体各向异性特性以及横观各向同性计算方法的不完善,本文从柔度矩阵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土体各向异性的计算方法进行尝试,建立了一种近似表达土体各向异性的计算方案并编写成有限元计算程序。通过对某心墙堆石坝的应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修改的各向异性计算程序计算结果的图形分布和数值范围均与实测资料基本相符,较好的反映了坝体的应力变形规律,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最后,结合各向异性方案计算结果,本文分别从应力变形、拱效应、不均匀沉降等角度对该心墙堆石坝坝体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内部不会出现裂缝,坝体稳定性良好。
|
|
|
|
1 |
祝长生;支承刚度各向异性部分充液转子系统的稳定性[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4期 |
2 |
孙德安,姚仰平,殷宗泽;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土的弹塑性模型[J];岩土力学;2000年03期 |
3 |
孙海燕,王卫京,毛在砂;各向异性k-ε湍流模型在Rushton桨搅拌槽三维流场整体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02年11期 |
4 |
赵红华,袁聚云,叶志成;上海褐黄色粉质粘土各向异性的试验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02年04期 |
5 |
刘军,王树仁,高全臣;单孔台阶爆破中保留岩体损伤特征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3年03期 |
6 |
赵锡宏;肖仁成;;上海软粘土的横观各向异性性质的试验研究——略议旁压仪所得的参数[J];勘察科学技术;1987年02期 |
7 |
李三平,叶天麒;复合材料脱层板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屈曲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01期 |
8 |
张志彬,赵伯雷,曾周末,靳世久;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4期 |
9 |
徐兰珍;各向异性媒质中介质张量是二阶对称性的张量[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0 |
富明慧,尹久仁;蜂窝芯层的等效弹性参数[J];力学学报;1999年01期 |
11 |
阴可;各向异性介质中快慢横波的一种新型分离方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2 |
董程栋;三维Euler方程自适应八叉树结构各向异性直角网格算法[J];航空学报;2000年06期 |
13 |
陈云鹤,刘艇,吴广怀,庞有师,陈徐均;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连续配筋路面荷载应力解析解[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4 |
何建军,张玉虎,郭应祥,周小红,雷相国,黄文学,冯希臣,张双全,徐啸,刘忠,罗亦孝,温书贤,吴晓光,袁观俊;~(143)Pm高自旋态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年09期 |
15 |
孙红,赵锡宏;软土的损伤对剪切带形成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6 |
赵益民;岩体的渗透性及现场测定[J];建筑技术开发;2001年03期 |
17 |
徐明海,陶文铨;二维各向异性非结构化网格的自动生成与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18 |
郭海峰,杨康;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光子传输仿真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1期 |
19 |
白振华,连家创;差分法计算卷取机卷筒单位压力[J];重型机械;2002年01期 |
20 |
岳明,张久兴,周美玲;HDDR各向异性NdFeB温压混炼过程[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