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及研究模拟
【摘要】:
空气源热泵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双级压缩系统多应用于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中。在双级压缩两级节流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第一级节流机构控制着系统中制冷剂流量在低压端和高压端的分配,因此对系统的中间压力、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系统制热量等性能参数有很大影响,如果其调节不当会危害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其形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热力膨胀阀和毛细管作为第一级节流机构的系统进行了研究。
本文搭建了冷热恒温实验室和双级压缩两级节流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台,对采用毛细管和热力膨胀阀作为第一级节流机构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运用这些实验数据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改进系统性能提供了参考,也为模拟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样本。
本文对双级压缩两级节流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建立了稳态系统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级压缩两级节流系统的仿真算法,并对其迭代判据的确定、迭代变量的选取作出了分析。为了兼顾系统模型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用经验模型和实验关联式的方法对系统中的节流机构和压缩机进行了建模;换热器采用分区分布参数模型,并给出了其详细的仿真算法。
利用本文开发的仿真模型模拟了双级压缩两级节流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性能,并比较了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吻合程度,模型计算的系统制热量、COP、高级压缩机排气温度等参数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21%、3.57%、2.68%,模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此基础上,对第一级节流机构采用多种不同型号毛细管的热泵供暖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毛细管对系统性能系数,如制热量、COP、高压机排气温度等的影响,最终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系统中第一级节流机构毛细管的使用策略,即当环境温度在-6℃以上时系统可采用1.85m和1.50m的毛细管作为第一级节流机构;在-6℃至-17℃之间时可采用2.30m或2.05m的毛细管;在-17℃以下时可采用2.54m毛细管。
|
|
|
|
1 |
何晓明,张锐,王世洪,尚春鸽,俞炳丰;变频空调器制冷系统的计算模拟与实验验证[J];暖通空调;2001年05期 |
2 |
何晓明,张锐,俞炳丰;变频空调器制冷系统的计算模拟与验证[J];制冷与空调;2000年02期 |
3 |
蒋凯;叶树明;陈杭;周怀阳;蒋春跃;;海底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及其远程监控[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09期 |
4 |
朱禹;胡海涛;丁国良;;泡沫金属内流体流动沸腾热质传递过程的模拟[J];化工学报;2010年S2期 |
5 |
王宇;吴刚;;一种基于物理化学基础分析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
6 |
陈黎明;林昭佳;马紫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过程模拟[J];科学通报;2008年24期 |
7 |
王冠群;;固-液水力旋流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J];机械工程师;2006年09期 |
8 |
楼英莺;王文;娄豫皖;夏保佳;;镍氢电池充放电传热过程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9 |
刘学;;双级压缩离心式制冷机组的能耗模拟与分析[J];应用能源技术;2008年04期 |
10 |
张仁颐,刘建峰;应用随机模拟方法进行船型优选和船队配置[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1 |
应武亭;RLC电路的自动测量[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
12 |
李绍济,梁伟;氨双级压缩制冷排气管径选用分析[J];冷藏技术;1994年03期 |
13 |
王萃,张振杰;动态应变模拟方法的研究[J];强度与环境;1994年01期 |
14 |
周济人,刘超,汤方平;大型泵站前池水流流态的模拟[J];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09期 |
15 |
钟珞,潘昊,陈杰,李桂青;神经网络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J];国外建材科技;1996年02期 |
16 |
王金平,叶林忠;模拟伺服系统的简易定位[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7年07期 |
17 |
张志勇,曹治国,张天序;相关 Weibull 分布雷达杂波的模拟[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18 |
徐拴海;R─C型数字网络模拟混合计算机系统控制软件[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年S1期 |
19 |
刘才;金属成型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技术[J];燕山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0 |
李鹏波;仿真可信性分析与导弹系统的仿真可信性[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