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硅橡胶基复合吸波材料电磁性能的研究

李国防  
【摘要】: 作为传统介电型吸波剂的炭黑已经有较成熟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吸收频段窄、吸收性能差等缺点。羰基铁能够在在低频下很好的吸收电磁波,但在高频段的应用中受限。因此本文以炭黑和羰基铁为吸波剂,以硅橡胶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不同厚度的试样,并借助XRD、SEM及同轴电磁参数测试和电磁波反射损耗测试、导电性能测试、屏蔽性能测试等材料检测技术对吸收剂和复合平板的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 硅橡胶作为一种合成橡胶,相比于其他的基体材料,硅橡胶基微波吸收材料除了具有优良的吸收性能外还具有其它基体所不具备的优点,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耐候、阻燃、电绝缘等性能,并且对很多粉体的包容性很好。 结果表明N234炭黑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羰基铁属于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在相同吸波剂含量的情况下,0.5mm,1mm的样品吸波性能比较差,1mm以上的试样,吸波性能随厚度的增加逐渐增强,峰值向低频方向移动且逐渐减小,有效频宽也逐渐变窄。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试样吸波性能随吸波剂含量的增加吸收性能逐渐增强,呈现出和厚度变化相似的规律。 在羰基铁基硅橡胶中,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导电性能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炭黑含量的增加使材料内部的导电网络逐步完善,导电性能逐步提高,但当达到70%后,导电网络已经完善,再增加炭黑的量也不能使其导电性能有明显的增强。 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试样的屏蔽性能和导电性能呈现出相同的趋势,随炭黑含量的增加屏蔽性能增强。阻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屏蔽效果的好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永江;程海峰;楚增勇;曹义;;吸波多晶铁纤维制备工艺研究[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6年02期
2 步文博,徐洁,丘泰;吸波材料基础理论的探讨及展望[J];江苏陶瓷;2001年02期
3 阎鑫,胡小玲,岳红,张秋禹,黄英,吕玲;雷达波吸收剂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1期
4 刘顺华;李鹏;杜纪柱;段玉平;管洪涛;陈光昀;;炭黑填充复合型硅橡胶屏蔽性能及拉敏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周克省,黄可龙,孔德明,李志光;吸波材料的物理机制及其设计[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6 孙晶晶,李建保,张波,翟华嶂,孙格靓;陶瓷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工程;2003年02期
7 黄涛,黄英,贺金瑞;吸波材料研究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3年01期
8 刘俊能;XPJ型微波吸收材料[J];材料工程;1978年06期
9 茹海红,张国光,王寿太;金属酞菁高分子吸波材料[J];宇航材料工艺;1989年Z1期
10 曾祥云,马铁军,李家俊;吸波材料(RAM)用损耗介质及RAM技术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1997年03期
11 周敏,杨觉明,周建军;吸波材料研究进展[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2 罗发,周万城,焦桓,赵东林;SiC(N)/LAS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3期
13 李校远,韩爱军,刘永峙;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概述[J];江苏化工;2003年06期
14 王银玲;胡源;付丽华;龚兴龙;江万权;陈祖耀;;γ射线辐照法制备硅橡胶基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J];功能材料;2006年05期
15 朱立群;古璟;李卫平;刘慧丛;赵波;;无纺布织物涂层的吸波性能[J];航空材料学报;2008年04期
16 李淑环;邹华;张立群;田明;;磁性填料/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09年01期
17 承曦;;用于硅橡胶的填充料J-Blend 800[J];化工新型材料;1981年06期
18 周应求;;高强度硅橡胶TVFEL[J];化工新型材料;1981年07期
19 张伯康 ,徐国忠 ,王魁久;硅橡胶在熔模铸造压型上的应用[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83年04期
20 何山,熊克敏;XFT多层型吸波涂层研究[J];材料工程;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国荣;周晓华;杜光旭;;多晶铁纤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孟阳;魏征;张立群;;甲基丙烯酸锌(ZDMA)原位增强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利萍;;电器外绝缘用硅橡胶的研制和应用[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李享成;龚荣洲;冯则坤;何华辉;;具有雷达波吸收功能的纤维类吸波材料研究[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5 周宁琳;夏小仙;王延儒;;插层法制备硅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6 牟善松;屠美;李立华;汤顺清;周长忍;;硅橡胶/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7 袁晓红;赵慧春;崔永生;满宇光;吴叶青;;硅橡胶在汽轮发电机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于晓凌;张秀成;李海华;何华辉;;铁纤维层状吸波材料吸收特性[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朱天社;徐毓龙;郑茂盛;;FFP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管登高;黄婉霞;毛健;陈家钊;涂铭旌;;低频梯度功能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毅;水泥基平板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段玉平;炭黑、聚苯胺及其填充材料的制备和电磁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邵龙泉;SY系列复合型硅橡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立东;铁磁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赵文俞;多尺度铁氧体和纳米壳铁核复合粒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周春华;纳米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吸波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白保东;电磁兼容暗室特性的时域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8 赵弘韬;γ辐射还原法制备钴镍及其复合吸波材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雯;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徐铭;电磁屏蔽用吸收反射一体化复合材料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防;硅橡胶基复合吸波材料电磁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萌;天然橡胶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吸波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雅琴;炭黑/ABS复合平板吸波材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黄勇军;基于负折射率媒质的吸波材料设计与电磁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三团;高温吸波材料基体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苏方;SY-28、SY-20系列复合型赝复硅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与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韩影;应用GP-084泡沫硅橡胶夹层结构制作颌面赝复体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李江;纳米量级ZnO涂层目标的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陆世浚;硅橡胶/硅树脂复合微粉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鹤勇;基于PSO的吸波材料优化设计及有孔矩形腔屏蔽效能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志勇;宏达新材:硅橡胶龙头打造完整产业链[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李际洲;宏达新材网上路演获圆满成功[N];证券时报;2008年
3 ;宏达新材(002211)产业链不断完善[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毛又军 任莹;硅橡胶炊具成市场新宠[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5 陆昌海;从乡镇企业到上市公司[N];镇江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韩建新;专注有机硅技术 道康宁领跑高压绝缘行业[N];机电商报;2006年
7 吴昌红 吴红梅;扬中研发“工业味精”破除国际垄断[N];新华日报;2006年
8 王乐民;硅橡胶人工乳房产品要再评价[N];健康报;2007年
9 中信金通 钱向劲;四只新股今日上市[N];证券日报;2008年
10 京讯;对硅橡胶充填式人工乳房产品开展再评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