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的分离及其组分对水中2,4-D光降解作用
【摘要】:
腐殖酸(humic acids,HA)是天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天然吸光物质之一,腐殖酸吸收太阳光后能够对水体中持久性有毒物质(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PTS)的迁移转化起到重要作用。铁是地球中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其离子形态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体中。当腐殖酸和铁离子共存时,通过配位键作用结合成稳定的络合物,对共存体系中PTS的光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而腐殖酸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具有特殊活性的物质其结构与光化学作用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因此建立新颖有效的腐殖酸分离方法,将腐殖酸按结构和官能团进行分离尤为关键。本论文研究了腐殖酸的分离及其组分对水体中微量PTS的光解作用,选择了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氯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lphenoxyacetic acid,2,4-D)作为目标污染物,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结果表明腐殖酸和Fe(Ⅲ)共存时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电子顺磁共振图谱表明,水溶液中HA、Fe(Ⅲ)以及HA-Fe(Ⅲ)络合物在λ=355 nm光照下均能产生·OH。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500 W氙灯,λ>290nm)考察了腐殖酸和Fe(Ⅲ)的存在对2,4-D光解速率的作用,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2,4-D的光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过程,单纯2,4-D(2 mg/L)溶液的光解速率常数为0.007 h~(-1),而含有HA(5 mg/L)、Fe(Ⅲ)(0.2 mmol/L)或二者络合物的2,4-D溶液的光解速率常数分别是0.004、0.034和0.046 h~(-1),结果显示HA-Fe(Ⅲ)络合物显著提高2,4-D的光解速率,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
(2)采用硅胶层析的方法,以不同比例的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作为流动相对腐殖酸进行淋洗,按极性从弱到强将其分成F_A、F_B、F_C和F_D不同级分。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强极性级分F_C和F_D含有较多的芳香成分,在500 W氙灯的照射下,腐殖酸及其四个级分均减慢了2,4-D的光解速率,且强极性级分F_C和F_D对2,4-D的光解抑制作用比弱极性级分F_A和F_B更明显,说明腐殖酸的光化学活性与其结构和官能团有关。
(3)采用分子印迹的方法,利用酞菁铜分子印迹聚合物有效地分离了腐殖酸中类酞菁结构的物质,电子顺磁共振图谱表明,在λ=355 nm脉冲激光的照射下,腐殖酸溶液中含有类酞菁结构的级分(F_(mip-b))产生较多的·OH,且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氙灯耐气候试验箱,λ>290 nm),F_(mip-b)具有较好的光化学活性,促进了2,4-D的光降解,2,4-D的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是在流出液级分(F_(eff))存在时的2.5倍。
(4)利用叶绿素、卟啉铁和内消旋-四苯基卟啉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地分离了腐殖酸中与各自结构类似的光敏性物质;同时,利用叶绿素、卟啉铁和内消旋-四苯基卟啉三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混合物将腐殖酸中具有外伸π-共轭大环结构的类卟啉物质分离出来,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氙灯耐气候试验箱,λ>290 nm),腐殖酸中类卟啉的级分(F_(mip-b))比流出液级分(F_(eff))具有更好的光化学活性。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胶层析方法和分子印迹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腐殖酸中具有光化学活性的组分,腐殖酸中各种不同组分的确对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个结果对认识自然界中腐殖酸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光解历程具有重要价值。
|
|
|
|
1 |
陈跃,吴峰,邓南圣;藻引发水中染料的光降解[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
2 |
蔡宏国;芳基取代β—二酮的合成及其在光降解聚烯烃中的应用[J];塑料科技;1993年02期 |
3 |
金维续,程桂荪,张文群,孙昭荣,刘小秧,刘秀奇,南殿杰;光降解地膜的农业效果与降解过程(Ⅰ)[J];农业环境保护;1995年04期 |
4 |
冯亚凯,孙经武;聚酮类高分子材料的光降解[J];高分子通报;1996年01期 |
5 |
郑安平,袁光钰,李国鼎;可降解塑料光降解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1998年04期 |
6 |
胡成,邵琨,杜鹃;光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现状[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年02期 |
7 |
张坚亦,肖忠海,程沧沧,胡德文;不锈钢负载半导体薄膜光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J];湖北化工;2000年04期 |
8 |
胡晓宇,张克荣,郑波,吴德生;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光降解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
9 |
罗凡,陈勇,吴峰,邓南圣;雌二醇在铁(Ⅲ)-草酸盐配合物体系中的光降解[J];环境化学;2005年05期 |
10 |
陈勇;张长波;吴峰;邓南圣;;雌酮在铁(Ⅲ)-草酸盐配合物体系中的光降解[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3期 |
11 |
辛颖;萧潇;汪磊;孙红文;黄国兰;;水溶液中活性成分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光降解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7年06期 |
12 |
傅玲玲;;高分子材料的光降解和光氧化过程[J];绝缘材料通讯;1984年03期 |
13 |
杜尧国,刘星娟,周硼;水环境中氨基酚光降解的模拟[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
14 |
常理文,Giam C S;水和正已烷中痕量四氯联苯光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
15 |
陈晓国,肖邦定,徐小清,董欣杨;不同波段紫外光对微囊藻毒素光降解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1期 |
16 |
汪磊;辛颖;孙红文;黄国兰;戴树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行为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5期 |
17 |
刘延湘;Vu Thi Thu Anh;吴峰;;草酸促进双酚A在黏土矿物悬浮液中光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
18 |
舒伟;;光降解塑料的降解原理及其应用[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年05期 |
19 |
王慧,高丽华,曹爱君;光降解塑料[J];沈阳化工;1996年03期 |
20 |
李万杰,黄连芬,翁建华;水体中分散蓝染料的光降解[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