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精细积分法在层合板计算中的应用及半解析有限元法边界条件的研究

李俊永  
【摘要】: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层合板问题只能用解析的方法求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有限元法为代表的数值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为了能够得到可供各种近似解进行比较的精确解,仍有很多研究者致力于精确解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钟万勰教授精细积分法的提出,使得原来解析法获得精确解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本文首先由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出发,推导出了各向同性层合板带有初应力项的混合状态空间方程。并运用弹性力学方程组一般解的统一理论,给出了该混合状态空间方程解析形式的解,即将三维状态空间方程转化为求解2个偏微分方程和2个未知数。该方法同样可以扩展到各向异性层合板的求解。 然而,从解析求解的过程可以看出,对于各向同性板,给出这样的解析表达式已经相当繁琐;如果想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各向异性板的解析表达式,将变得更加复杂。人们自然地采用各种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这样就失去了解析解高精度的优点。精细积分法的提出,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将精细积分法应用于层合板状态空间方程的求解中,在板平面内采用解析函数,而在板厚方向采用精细积分技术,得到了四边简支层合板振动和稳定问题的精确解;通过与解析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在板厚方向应用精细积分技术,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本论文得到的各向异性四边简支角铺设层合板以及弹性混合板的振动和稳定问题的精确解,为该领域的各种数值计算提供了重要参考。 用解析法求解层合板问题,往往要受到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限制。混合状态Hamiltonian元的半解析法的建立,为层合板问题的求解闯出了一条新路。半解析法求解层合板问题的关键是寻求一种在解析方向,即板厚方向的高精度的数值积分方法。本文将精细积分技术应用于半解析法求解中,该方法可以较方便地得到解析方向上任意点的应力和位移,在程序上也较易实现。 半解析法求解层合结构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是端部边界条件的处理。本文以二维问题为例,借助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状态变量在离散方向的边界值及其所满足的微分方程来实现端部的边界条件。由离散的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将得到的混合状态微分方程组的边界点方程进行处理,即代入边界点已知的变量,而对于边界点的未知变量,借助内点的变量和边界点的已知变量表示,并代入与该边界点有关的内点方程。这种处理方法能够准确地满足端部边界条件。本文详细讨论了固支边界、铰支边界和自由端边界的处理方法。用精细积分法计算了固支梁、简支梁和悬臂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验证了这种处理方法的准确性。算例显示,对于中高梁,甚至高跨比为1/10000的比较典型的矮梁,第一类精细积分法可以给出很好的结果,没有发现自锁现象;而用于解黎卡提方程的第二类精细积分法适合于计算各种高跨比的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磊;;半解析法与微型电子计算机[J];工程力学;1984年01期
2 王磊;半解析法是经济有效的计算方法[J];力学与实践;1984年05期
3 王玉兰;庞晶;;解(■~2U)/(■T~2)=A(■~4U)/(■T~2■X~2)+B(■~2U)/(■T■X)+C(■~4U)/(■X~4)的周期问题的精细积分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杨正林,陈浩然;用Hamilton半解析法分析固化降温过程中的层间热应力[J];计算力学学报;1998年03期
5 王磊;;半解析法是经济有效的计算方法[J];机械强度;1981年02期
6 金江,陶宝祺;压电自适应层合板的有限元法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孙先念,陈浩然,苏长健,刘相斌;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剩余压缩强度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0年04期
8 杨杰,彭建设;组合荷载作用下层合板非线性弯曲的半解析摄动DQ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卿光辉,邱家俊,塔娜;压电材料修正后的H-R混合变分原理及其层合板的精确法[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10 杨红卫;钟万勰;隋允康;;精细积分算法在波导不连续性问题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1 刘艳红;李家宇;卿光辉;;压电热弹性材料四边简支层合板的精确解[J];工程力学;2008年04期
12 杨正林,陈浩然;层合板热弹性问题混合状态Hamilton半解析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3 张明;张晓丹;;二维波动方程吸收边界问题的精细积分解法[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05年S1期
14 刘永仁,曹志远,郑颖人;三维弹塑性问题的半解析解[J];固体力学学报;1991年03期
15 王道斌;胡荣;;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问题的加权残值法[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16 张妃二;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的边界元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9年01期
17 尤风翔,龚善初;随机参数反对称层合板响应的灵敏度分析及统计特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8 唐俊;纤维增强层合板承受双向压缩载荷屈曲的优化分析[J];力学学报;1987年S1期
19 于卫东,单辉祖,何庆芝;层合板三维-二维混合分区有限元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1993年04期
20 黄传奇;一种结构静力重分析方法及其在层合板逐次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桂秀;陈浩然;洪明;;含多个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自振特性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黄纲华;何穷;;回转对称结构半解析有限元法动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3 彭文杰;陈建桥;;层合板自由边处分层应力的优化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周晔欣;黄争鸣;;新的极限强度判据和刚度衰减对桥联理论模拟层合板精度的改善[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国寅;戴明军;;FRP方向性层合板的疲劳性能[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孙云普;王云飞;;反对称层合板屈曲性态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7 王海龙;江见鲸;;大型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的一种分块解法在有限元法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8 李春雨;邹振祝;;受内压的功能梯度材料圆筒应力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9 龙小武;高殿荣;王益群;;Visual Basic在液压计算流体力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程小全;陈纲;郦正能;寇长河;;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面内力学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会议论文集扩展摘要[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永;精细积分法在层合板计算中的应用及半解析有限元法边界条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少飞;复合加载条件下海洋地基承载力特性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沈显峰;多组元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过程数值模拟及烧结区域预测[D];四川大学;2005年
4 陈长冰;筒仓内散体侧压力沿仓壁分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6 李岩;大型电力变压器线圈电磁力和局部过热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1995年
7 孙曦源;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工作机理及承载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谈梅兰;三维曲井内钻柱的双重非线性静力有限元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章跃进;旋转电机磁场计算数值解析结合法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10 王刚;南海西北部陆架潮频内波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锋;Hamilton正则方程的小波有限元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9年
2 赖国森;框架结构分析的精细元法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3 雷隽卿;平面粘弹性体热—湿应力有限元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程坤;PCR-80冷辗扩机模态分析及整机刚度多目标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新;电力变压器绕组中的涡流损耗及其温度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林倩;巨型框-筒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7 魏一凡;微型客车30°斜角碰撞及40%偏置碰撞抗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艾林;不同器械和方法对磨牙根管预备前后的Micro-CT分析及牙体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刘书强;中厚板轧制过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焕强;浙江萧山逸恒电厂主厂房桩基设计的可靠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书亭;CAE促机电产品研发创新[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本报记者 冯海波;弃医从工 名扬学界[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高性能复合材料应加速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廖建国;铸铜立冷壁的开发及其在高炉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5 立冬;吉利在汽车减重领域实现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杨国胜;西南院两项成果通过验收[N];西南电力报;2008年
7 少卿;减轻重量并提高安全性的汽车适用材料与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8 记者 周薇;学会工作要与行业技术进步结合[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许珊;猎鹰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垂尾通过静力试验[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本报通讯员 王辉东 陈健;奋发求知为报国[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