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夹层结构振动声辐射特性研究

王海英  
【摘要】: 目前,由于军用、民用舰船均朝着高速、轻量化发展,比强度大、比重量轻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开始受到关注。但在国内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合结构的各方面研究还不深入,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层合结构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上的应用方面亦相当薄弱。此外,振动和噪声大大破坏了舰船的隐蔽性和舒适性,结构振动和噪声预报及其控制研究对民船和军船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采用有限元和声学边界元方法,对层合结构中的夹层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现有的夹层板理论大多仅考虑了芯板的垂向剪切应变和应力,很少考虑芯板的垂向正应变和正应力。而实际工程中,夹层板的芯板与面板相比其厚度要大得多,其弹性模量则要小很多,在变形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垂向压缩或拉伸变形。因此忽略芯层垂向正应力和正应变的夹层板理论是不尽合理的。同时,对于夹层板结构,结构在低频时主要以弯曲振动的形式向外辐射噪声,当结构受到高频激励时,结构会以压缩波的形式向外辐射噪声。以往的夹层板理论由于忽略了芯层的垂向正应变,将不能体现结构的垂向压缩振动模式,即夹层板对称模态,这与结构的实际变形是不相符合的。为了消除上述不足,本文构造了一个新的考虑芯板压缩变形影响的夹层板单元。将上下面板分别采用基于一阶剪切理论的Mindlin板进行模拟,采用选择积分技术,消除了计算时的剪切闭锁问题;芯板位移和挠度沿厚度方向非线性变化,并用面板位移表示。该单元不仅考虑了芯板和面板的垂向剪切变形,还计及了芯板的垂向压缩变形的影响。推导了相应的位移应变关系,根据Halmiton原理建立了动力有限元方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导了夹层板的阻尼矩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夹层板位移模式是正确有效的;对于具有厚、软芯板的夹层板的自由振动和动力特性研究,考虑芯板的横向压缩变形的影响是合理的,并且夹层板的芯板厚度相对越大,弹性模量相对越小,芯板横向压缩变形的影响就越大。 耦合损耗因子是统计能量分析重要参数之一,通常只能在模态密度足够大的高频领域通过传统的波动方法求得。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夹层板间耦合损耗因子表达式,它可以由耦合夹层板的模态信息完全表示,且无需计算夹层板的响应,能够在低频领域计算夹层板的耦合损耗因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正确有效的,且简便易行,不仅为统计能量分析在低频域应用提供了可能,也给出了一种表征夹层板间能量传输损耗大小的简单参数。 在夹层板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声学边界元法对夹层板在空气中的声辐射特性进行研究,计算了不同物理和几何芯板参数下夹层板的声辐射特性,探讨了夹层板芯板参数对其声辐射特性的影响。 在本文夹层板有限元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芯板垂向压缩变形影响的夹层加筋板有限元模型,其中加强筋采用Timoshenko梁模型模拟,给出了夹层加筋板的动能和势能,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其控制微分方程,求解了夹层加筋板的固有频率和响应。 推导了考虑芯层垂向压缩变形影响的夹层梁的动态刚度矩阵。为动态刚度矩阵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单元类型。首先给出了一种考虑夹层梁芯层垂向压缩变形影响的夹层梁位移模式,推导了相应的夹层梁动能和势能,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其控制微分方程,然后按照动态刚度矩阵的一般推导过程推导了考虑芯层垂向压缩变形影响的夹层梁动态刚度矩阵。计算结果证明本文推导的夹层梁动态刚度矩阵是正确可靠的。在夹层梁的动态刚度矩阵推导和高频计算中考虑芯层垂向压缩变形是合理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录武,杨骁;开孔夹层板屈曲状态的存在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2 陈广霞,左铁镛,肖景容;夹层板的边界单元法[J];计算力学学报;1994年02期
3 刘一华;气垫船夹层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厚度优化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4 刘人怀,王志伟;复合材料面层夹层板中转动一致有效理论[J];力学季刊;1996年03期
5 臧建华;一种粘弹性夹层梁振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6 周震 ,朱钟淦 ,王伯华;夹层板、厚板和薄板分析中的通用等参数有限单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7 任志刚,楼梦麟,田志敏;内桁架——聚氨酯泡沫塑料夹层板简化力学模型[J];力学季刊;2003年03期
8 王志伟,刘人怀;正交复合材料面层夹层板非线性理论及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2期
9 胡海昌;各向同性夹层板反对称小挠度的若干问题[J];力学学报;1963年01期
10 王建国,黄茂光;Hoff型夹层板的边界积分方程法[J];力学季刊;1992年03期
11 刘红军,周晓宏,赵祥模;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振动控制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2 金江,万建国,陶宝祺;带有1-5型压电芯子的自适应夹层梁的分析[J];工程力学;1999年06期
13 秦惠增,李贵生,任勇生;具有SMA层的夹层板的振动和阻尼特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4 李向红;变厚度夹层板的弯曲问题[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5 任志刚,楼梦麟,田志敏;复合夹层梁动力响应的谱有限元解[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16 胡海昌;与夹层梁稳定性相联系的一个本征值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0年01期
17 杨智春,刘红军;含电流变液夹层板振动的模糊控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8 张晓芳;表层为正交异性材料的夹层板的加权残数法计算[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9 沈大荣;吴代华;李卓球;;不等厚、不同材料表板的夹层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20 杨军,李晓东,田静;粘弹性夹层板结构声传入的理论分析[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秋;洪明;;舰船用夹层板的力学特征与应用[A];2004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明保;范波;潘立;于滨;窦红辉;吴振彬;;颐德家园A座高层预应力框架夹层板楼盖设计[A];第八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海峰;何铁宁;李映辉;;软夹层梁的非线性振动[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延昌;王自力;顾金兰;张世联;;冲击载荷下激光焊接夹层板性能研究[A];2009年度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宝生;;无限长夹层板的精化理论[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李相辉;;粘弹性阻尼夹层梁动态响应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魏克湘;孟光;刘迎春;朱石沙;;磁流变弹性体夹层梁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嵇培军;杨明;陈梦怡;温磊;蔡良元;张华;白树成;;大功率微波作用下树脂基复合材料夹层板热量损耗的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9 黄勇;马克俭;陈波;;点支承网架的拟夹层板半连续化分析方法[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刘强;黄争鸣;;考虑面层约束时蜂窝芯的面内弹性模量[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海英;夹层结构振动声辐射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胡白香;磁流变液夹层梁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魏克湘;大范围运动电流变夹层梁的动力学特性与振动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匡友弟;压电激励的无损及裂纹梁系统的力电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桂洪斌;敷设粘弹性阻尼的板和加筋板的振动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白瑞祥;含损伤复合材料夹层板和加筋板的损伤扩展与破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唐智亮;薄壁结构轴向冲击能量吸收性能分析与改进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峰;FRP夹层梁及夹层板损伤检测的小波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曹宝平;二次预应力装配整体式夹层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赵卉;空爆载荷下夹层板损伤机理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4 吴丽华;复合大板材料在军用医疗方舱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5 张海燕;复合夹层板结构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天韵;浅埋地下防护结构构件及缓冲隔层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侯国华;夹层圆板非线性弯曲问题的加权残值解法[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阿粒;薄壁箱体现浇砼空腹板楼盖结构的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4年
9 周艳秋;舰船夹层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王冬兵;磁流变液夹层梁振动特性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积轩;夹层板代替传统钢板造船[N];中国船舶报;2001年
2 宏立;荷兰开发高效复合材料芯层板[N];中国建材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隗瑞艳;搭建舞台,排除安全隐患了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国家大剧院改变了北京城市景观[N];建筑时报;2004年
5 张译中;金属泡沫材料研究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宋延涛;“盼盼”长成摇钱树 “项目”成为营养剂[N];经理日报;2003年
7 崔涤尘 姜涛 吴长海;无缝隙联营[N];中国电力报;2003年
8 本版编辑 李积轩 曼文 轩文;全球钢企争相加大投资扩产能[N];中国冶金报;2006年
9 烽 蕊;甲醛污染警钟越敲越急[N];中国质量报;2005年
10 记者 刘志强;一项设计节省投资三百万[N];科技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