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臭氧化法降解水溶液中染料有机物的研究
【摘要】:
印染废水在我国工业废水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由于其具有碱性强、色度高、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生物降解性能差等特点而难于处理,因此针对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AOP)——催化臭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降解处理,选取偶氮类染料X-3B活性艳红和蒽醌类染料分散蓝56(DB-56)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催化臭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和反应器的合理优化,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也做了研究和探讨。
在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中,以多孔陶瓷为载体,以Mn、Fe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Fe多孔陶瓷催化剂,考察了浸渍时间、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时间为6h、焙烧温度为480℃、焙烧时间为4h时制备的催化剂效果最佳,对X-3B和DB-56的降解率分别可达到99%和75%。
在X-3B的催化臭氧化的研究中,以考察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为目的,发现其最佳条件为:目标物浓度200mg/L、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40℃、pH值为7、外循环流量0.3L/min。在此条件下本文着重考察了压力和臭氧通量对催化臭氧化X-3B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当的提高压力(0~0.04Mpa)会提高X-3B的降解效率,在0.02Mpa下催化效果最好;反应主要遵循自由基机理,并且压力的提高增强了羟基自由基(·OH)的形成能力。(2)臭氧通量的增大对催化臭氧化X-3B活性艳红反应起促进作用,同时在机理的考察中也发现臭氧通量的增大对反应起促进作用的主要贡献来源于体系内羟基自由基(·OH)的增多。
在对DB-56的Mn-Fe多孔陶瓷催化臭氧化研究中,采用了相同的目标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和外循环流量,主要考察了压力、反应温度和臭氧通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在保证臭氧通量一定的条件下,压力的提高会明显促进催化臭氧化DB-56反应的进行,低压催化臭氧化机理的考察证明了此反应主要遵循自由基机理,压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羟基自由基的形成(2)在0.02Mpa下,50℃为最佳反应温度;温度改变后催化反应仍然主要遵循自由基机理,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催化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体系内羟基自由基的增多。(3)臭氧通量的增大对催化臭氧化DB-56反应起促进作用,同时在机理的考察中也发现臭氧通量的增大对反应起促进作用的主要贡献来源于体系内羟基自由基(·OH)的增多。
|
|
|
|
1 |
李来胜!100084,祝万鹏!100084,李中和!100084;催化臭氧化——一种有前景的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J];给水排水;2001年06期 |
2 |
李来胜,祝万鹏,李中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氯乙酸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
3 |
童少平,冷文华,张鉴清,曹楚南,钱照明;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J];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06期 |
4 |
童少平,杜桂荣,张鉴清;液相中MnO_2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J];环境化学;2003年05期 |
5 |
童少平,刘维屏,杜桂荣,张鉴清;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的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
6 |
杜桂荣,孙占学,童少平,黄克玲;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及影响因素[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7 |
张彭义,余刚,蒋展鹏,祝万鹏;Ni/Fe/Cu氧化物的催化臭氧化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1998年04期 |
8 |
陈琳,刘国光,吕文英;臭氧氧化技术发展前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S1期 |
9 |
王春平,马子川;催化臭氧化降解土霉素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0 |
赵翔,曲久辉,李海燕,许兆义;催化臭氧化饮用水中甲草胺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3期 |
11 |
范红娟;黄肖容;隋贤栋;;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2期 |
12 |
赵波,尹琳,卢保奇,李真,邹婷婷,郑意春;Cu-丝光沸石/臭氧催化—坡缕石联用工艺降解染料污水的初步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年05期 |
13 |
郭晗;鲍治宇;;催化臭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广东建材;2006年09期 |
14 |
刘海龙;焦茹媛;赵霞;王瑞军;;活性炭催化臭氧化表面活性剂的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
15 |
夏琳琳;刘丹;;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QSAR初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
16 |
张彭义,祝万鹏,许强;镍铜氧化物对吐氏酸废水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4期 |
17 |
杨忆新;马军;秦庆东;赵雷;王胜军;张静;;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06年S1期 |
18 |
刘正乾;马军;赵雷;;石墨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活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6年12期 |
19 |
王胜军;马军;杨忆新;张静;秦庆东;梁涛;;纳米TiO_2催化臭氧化对松花江水中氨氮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7年11期 |
20 |
杨占文;刘波;;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0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