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平均场理论的颗粒材料离散颗粒集合-Cosserat连续体模型多尺度模拟

刘其鹏  
【摘要】: 颗粒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实际中,如岩石、土壤、粮食、药品等。一般说来颗粒材料由随机分布的离散颗粒及其间孔隙流体组成,具高度非均质性。颗粒材料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是岩土力学、陶瓷烧制等工程科学中的重要课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颗粒材料宏观上通常模型化为连续体,数值模拟一般采用有限单元法(或无网格方法)。连续体途径的优势在于主要未知变量数目依赖于宏观有限单元网格密度,较为有限,因而在工程实际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缺点在于唯象本构关系包含很多没有物理意义、很难确定的参数。颗粒材料在细观上模型化为离散颗粒集合体,数值模拟采用离散单元法。其优势在于体现材料的离散颗粒本质,能够模拟各种破坏现象;缺点在于应用于实际问题时所需颗粒数目巨大(上亿甚至更多的颗粒),计算量难以接受。颗粒材料的多尺度方法研究则提供了一条能够充分利用二者优势避免各自缺点的途径。 本论文致力于发展基于平均场理论的细观离散颗粒集合-宏观Cosserat连续体模型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内容包括:(1)推导非均质Cosserat连续体平均场理论的Hill定理,给定合适的表征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边界条件;(2)建立细观离散颗粒集合-宏观Cosserat连续体模型的多尺度计算均匀化方法;(3)发展基于细观方向平均模型的颗粒材料宏观Cosserat连续体本构关系。 在平均场理论框架内实施非均质材料的均匀化模拟首先需要提出Hill定理,它为正确给定RVE边界条件提供了依据。基于Cosserat连续介质控制方程,参考经典Cauchy连续体Hill定理,本文推导了非均质Cosserat连介质平均场理论的Hill定理。从该Hill定理出发,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各种形式的RVE边界条件,并据此给出了满足细-宏观Hill-Mandel能量等价条件、符合平均场理论基本假定的RVE边界条件,为基于Cosserat连续体模型的细-宏观均匀化模拟提供了坚实基础。 基于经典连续体计算均匀化方法和所推导Cosserat连续介质平均场理论基本公式,本文发展了颗粒材料多尺度计算均匀化方法,细观尺度上采用基于离散颗粒模型的离散单元法,宏观尺度上采用基于Cosserat连续体模型的有限元法。该方法在宏观尺度有限单元内的每个积分点处设定一个反映材料细观离散颗粒微结构的RVE,通过RVE边值问题的计算求解获得材料在该点处的局部宏观响应,包括积分点的应力和切线模量矩阵。详细分析和推导了该计算均匀化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RVE边界条件的给定和转换、离散颗粒集合体RVE刚度阵的分块与凝聚、宏观率形式应力和微曲率表达式及其一致性切线模量张量的推导,以及宏观积分点处切线模量矩阵的组集和形成。该方法能够有效计及离散颗粒微结构及其演变信息,而不需要提供复杂的、包含许多没有明确物理意义且不易识别的材料参数的唯象宏观本构关系,并且在模拟材料宏观响应的同时,还能够显示相应的微结构响应特征。数值算例结果显示出所发展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应用性。 考虑到细观颗粒不仅具有平移自由度,还具有独立的旋转自由度;颗粒间不仅存在接触力还能够传递力矩,基于经典连续体细观微-方向模型(micro-directional model),发展了基于细观方向平均模型的颗粒材料宏观Cosserat连续体本构关系。在细观尺度上考虑了颗粒的旋转自由度及颗粒间接触力矩,RVE内接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体现了材料微结构对宏观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影响,运动学分量的细宏观联系通过Cosserat连续体平均场理论的Hill-Mandel能量等价条件建立。具体给出了均质、各向同性Cosserat连续体弹性常数的细观参数表达式。分别给出了基于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和本文理论公式预测的典型离散颗粒集合体的宏观响应量,二者的一致性说明了所发展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本文所发展理论公式也为合理解释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结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纯金属纳米颗粒材料及制备技术[J];中国粉体工业;2007年05期
2 饶波琼;龚文琪;杜金逵;;光催化颗粒材料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楚锡华;;颗粒材料数值样本的坐标排序生成技术[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4 Н·В·Шеильский;洪永先;;颗粒材料的再结晶[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1年04期
5 曹秒艳;董国疆;赵长财;;基于离散元法的固体颗粒介质传力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4期
6 何思明;罗渝;吴永;;基于损伤理论的颗粒材料接触摩擦特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1期
7 袁竹林,许世森;移动颗粒层过滤除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年01期
8 袁竹林,许世森;移动颗粒层过滤除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1年04期
9 袁竹林,许世森;移动颗粒层过滤除尘的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1期
10 刘永杰;孙杰璟;沈远胜;;尖棱状两组分颗粒堆积密度的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6年04期
11 陈敏,袁竹林,许世森;用直接数值模拟对移动颗粒层除尘的研究及实验对比[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1期
12 王怀法,崔淑风,唐卫东,张绍先;无机颗粒材料的辐射改性[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S1期
13 ;1995粉末冶金与颗粒材料国际会议将在美国西雅图召开[J];硬质合金;1995年01期
14 张燕红,邱向东,赵谢群,胡初潜;超细(纳米级)颗粒材料的制备(二)[J];稀有金属;1998年01期
15 高敬;1999年国际粉末冶金和颗粒材料大会(PM~2TMC’99)[J];稀有金属快报;2000年05期
16 陈敏,袁竹林,郜时旺;移动床过滤除尘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及实验对比[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17 韦行;;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纯金属纳米颗粒材料[J];上海金属;2008年04期
18 刘玉新;颗粒材料孔结构形态的测量和表征[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4期
19 王锋;唐经文;;TCT416型导热系数测试仪的改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11期
20 刘海涛;;颗粒材料中贯入试验的离散元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宇;李世海;;离散-连续均匀化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刘欢鹏;刘文铁;陆慧林;沈志恒;何玉荣;;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流动[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3 夏建新;毛旭锋;任华堂;;离散颗粒流应力关系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秋禹;张和鹏;张宝亮;郭飞鸽;;微纳米有机/无机复合颗粒材料结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杜文山;刘祖德;李柏乔;;颗粒材料应力路径计算模型及在变形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李锡夔;张俊波;;颗粒材料耦合问题数值方法及破坏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牛斌;阎军;程耿东;;周期性蜂窝材料微极等效模型及其应力优化[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怀法;崔淑风;唐卫东;张绍先;;无机颗粒材料的辐射改性[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焦渤;赵小虎;;颗粒沉降特性的计算与实验分析[A];第八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俞行;;超微颗粒材料的开发与功能性纤维和织物的飞速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其鹏;基于平均场理论的颗粒材料离散颗粒集合-Cosserat连续体模型多尺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净玉;球形离散颗粒抑制热喷流红外辐射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万柯;颗粒材料离散元—有限元多尺度耦合分析的连接尺度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周强;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颗粒材料热传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安源;流化床内流动、传热及燃烧特性的离散颗粒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2年
6 解兆谦;Cosserat材料弹塑性摩擦接触分析的有限元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蒋红英;颗粒介质传力特性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若干应用问题[D];兰州大学;2006年
8 秦建敏;基于离散元模拟的岩土力学性能研究及应变局部化理论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楚锡华;颗粒材料的离散颗粒模型与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及数值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湖坤;复合累托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涛;基于细观力学的颗粒材料宏观本构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立华;双组元颗粒材料准二维流动中的斑图形成机理[D];中南大学;2012年
3 张厚斌;Cosserat弹性杆动力学模型及其数值分析[D];青岛大学;2013年
4 王慧元;基于射线踪迹法的含离散颗粒热喷流辐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刘晓军;大涡模拟后台阶湍流流动及流场中颗粒的弥散[D];兰州大学;2009年
6 贾慧敏;二维超圆形颗粒离散元法计算仿真软件研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卉荟;飞行状态下含离散颗粒热喷流的红外特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饶波琼;纳米TiO_2光催化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对造纸废水的处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朱兵;制导炮弹电子系统冲击动力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管毓辉;变分原理及低阶单元在Cosserat连续体中的实现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雪岭 通讯员  张学泽;碳颗粒材料双锥环在天海问世[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冉宁;SandBot:在沙漠也能健步如飞[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记者 李冰;集团公司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翟永平;特种陶瓷业向着朝阳奔跑[N];中国特产报;2006年
5 顾钢;德国实用技术集锦(十一)[N];科技日报;2004年
6 记者 杨捷实习生 王亚欣 刘昉 通讯员 崔伟;全天监控40个重点部位[N];长江日报;2007年
7 狄方;国家科技奖突出“原始创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吴晶晶邹声文;国家科技奖励突出“原始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张传晓;我国成功制备出纳米标准颗粒[N];中国化工报;2005年
10 任红轩;纳米安全亟待评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