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

曾晓娟  
【摘要】: 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普遍关心教师工作压力的有效管理。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及工作绩效,而且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息息相关,对于大学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工作压力源为自变量,以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应对策略为中间变量,’以压力反应、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为结果变量,由此构建了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模型,应用于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结构和影响机制的研究。 依据工作压力和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文献和定性访谈结果,开发了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测量工具,实测结果表明所编制的工作压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工作压力源的五维结构(绩效考核、组织管理、职业发展、工作保障和角色职责)和压力反应的三维结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均得到验证,为研究工作压力现状和影响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对工作压力现状调查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学教师工作压力感程度偏高,压力反应程度偏低。依据压力交互作用理论,结合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状况的实证调查结果,把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划分为四种类型:低压力感低压力反应型、高压力感低压力反应型、高压力感高压力反应型、低压力感高压力反应型。研究表明,不同工作压力类型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工作绩效与离职倾向。 通过工作压力源对三个结果变量直接作用的分析,发现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和工作绩效总体上具有正向相关性,与离职倾向相关不显著,说明压力源对结果变量的影响需要分解到具体维度上才有意义。为进一步探讨压力源各维度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了四个中间变量对压力源(所有维度或部分维度)与结果变量关系的中介或调节作用,深化了工作压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以研究结论为依据,本文提出降低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压力感、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支持性的组织文化、善用角色职责压力源等政策性建议,以期减轻教师的压力感、增强学校的管理效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耿冰冰;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Z1期
3 范义臣;大学教师育人观念之我见[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李献斌;浅谈教师素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业教育;2003年06期
5 曹连众;;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效赤;寇荷超;;试论大学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4期
7 李鹏银;;论大学教师礼仪与职业道德修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成黎明;黄艳;;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之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9 王珂;卢曼萍;;论大学与大学教师[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7期
10 李碧虹;;人力资本理论:大学教师薪酬制度研究的新视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1 孟新丹;孔秀娥;;大学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与管理效能[J];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12 章坤;;论大学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13 靖国平;张庆宗;;大学教师的学问人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4 李冲;;刍议大学教师隐性知识与教授终身职制度[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2期
15 袁东华;;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2期
16 付八军;;论大学教师的职业特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17 赵永磊;;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制度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1期
18 陈广斌;;谈谈大学教师的课程观[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19 季诚钧;;试论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几对关系[J];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20 方励之,邓棠波;教育与创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设与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洪莹;;儿科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探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潘欣;;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沈鉴清;吴惠娟;章秋萍;;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琴花;;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分析及自我应对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惠娟;章秋萍;朱小英;石慧珍;;755名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素蓉;;护理工作压力源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孙晓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10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娟;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3 潘奇;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宛;美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向度的历史考察(二战后~199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芳;天津工业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孔海燕;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及二者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林;宝鸡文理学院教师工作压力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阳春;大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蒋福玲;大学教师和谐管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苏;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百年回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成黎明;论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 蔡江南;现在如何教书育人[N];解放日报;2009年
2 徐敏;一心教书是“毁灭自己”?[N];解放日报;2011年
3 王彬彬;大学教师讲课好坏不被看重[N];南方周末;2008年
4 武洁;大学教师理应主动参与学生就业工作[N];贵州日报;2009年
5 郭京霞;武汉一大学教师一审败诉[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甘勃 江道辉 (本报记者 甘勃);科学商店“量身”打造社区科普服务[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南京大学 顾肃;大学教师面临精力问题和质量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通讯员 陈胜伟 本报记者 朱振岳;“谈恋爱”讲座缘何在高校受热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大阪;日重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英教;英大学教师老龄化日趋严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