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下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研究

曲坤  
【摘要】:在我国的北方,以及世界的寒冷地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通常会因为冻融引起破坏,尤其在沿海及近海地区和除冰盐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冻融破坏和氯离子侵蚀的共同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结构发生损坏,最终丧失了结构的耐久性能。研究冻融循环和氯盐腐蚀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了粉煤灰掺量为20%的C50高强混凝土试件,对处于三种不同冻融次数(50次、100次、150次)和三种不同浓度(3.0%、6.0%、10.0%)溶液腐蚀情况下的试件进行正交试验,并选择光圆钢筋和螺纹钢筋两种钢筋进行对比试验,主要做了以下内容: (1)对处于冻融循环下试件的粘结强度和粘结滑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冻融对试件粘结滑移的影响。 (2)对处于冻融循环和溶液侵蚀共同作用下试件的粘结强度和粘结滑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冻融和侵蚀对试件粘结滑移的影响。 (3)通过试验数据,给出了冻融循环和溶液侵蚀共同作用下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滑移与粘结的本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和氯盐侵蚀程度对钢筋与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和滑移影响比较明显,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的粘结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溶液侵蚀对粘结力的影响分两个阶段:钢筋腐蚀初期阶段,随着腐蚀程度的增加,试件粘结强度有所提高,后期阶段则随着腐蚀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螺纹钢筋和光圆钢筋,二者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不同,当经受冻融循环和溶液侵蚀后,粘结机理也发生了变化。螺纹钢筋试件的粘结强度大,滑移量小,其抵抗冻融与侵蚀作用的能力明显强于光圆钢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春霞;杜应吉;;新疆严寒地区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12期
2 ;粉煤灰的利用[J];化学世界;1985年01期
3 杜公民;;谈谈煤灰的利用[J];能源环境保护;1989年02期
4 冯晗;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用于海洋建筑[J];粉煤灰;1996年04期
5 张希清,宋少民,刘娟红;粉煤灰混凝土表面性能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2年02期
6 刘成国;苗日民;孙祖元;;粉煤灰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余丽武,施惠生,吴志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年02期
8 王冰;王命平;刘仍光;;谈粉煤灰混凝土的技术经济性[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3期
9 宇文翀;裴连杰;;粉煤灰对新拌混凝土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10 李海川;许金余;邵式亮;徐峰;梁峰;;粉煤灰活性复合激发剂的配制及应用研究[J];粉煤灰;2006年05期
11 李满;;粉煤灰双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4期
12 俞海勇,杨波,宣怀平;改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的途径研究[J];粉煤灰;2000年01期
13 张金山,候殿昆;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农田渠道砌筑现场工业试验[J];矿产综合利用;2003年02期
14 梁玉舫;甄军;孙海霞;梁磊;;粉煤灰混凝土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年03期
15 黄定国;吴玉敏;王文华;;日本的粉煤灰综合利用[J];洁净煤技术;2006年02期
16 何智海;;浅谈粉煤灰效应和粉煤灰的激发[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5期
17 高红江;崔正龙;;粉煤灰与减水剂双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粉煤灰;2009年03期
18 唐宇香;陈文恩;;中日粉煤灰综合利用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19 陈拥军;刘翠兰;张风臣;;粉煤灰混凝土早期约束收缩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2期
20 马志霞;田金栋;陈红祥;夏洪春;;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J];西北煤炭;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继伟;岳秋云;;高掺量优质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吴相豪;周金岩;赵多苍;;石灰粉对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马芹永;刘发明;卢小雨;;钢纤维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试验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黄艺伟;郭飞;;粉煤灰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洪海;谢剑;;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邓云龙;李学勇;;粉煤灰在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A];甘肃省科协年会铁道分会场“兰武二线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信刚;马保国;王凯;李相国;;粉煤灰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梁立军;曹艳民;孙红胤;;浅谈钻孔桩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邸小坛;陶里;周燕;;结构混凝土抗冻性能设计方法[A];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科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更社;张全胜;任建喜;蒲毅彬;;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细观损伤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丽坤;高温及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多轴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安新正;腐蚀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年
5 兰常玉;冻融循环与列车动载耦合作用下高速铁路地基沉降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肖前慧;冻融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蔺石柱;寒冷地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剩余寿命的仿真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冀晓东;冻融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众;冻融及高温后混凝土多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坤;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下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2 陈飞;冻融条件下引气混凝土多轴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侠;冻融循环对压实黄土的水分重分布、变形和密度影响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程红强;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冻融劈拉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孙洪燕;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彭超;单向荷载、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韩琪;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冰冻耐久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董敬勋;持续荷载对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包卫星;喀什地区盐渍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高维未;玻璃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耐久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消费者报 王洪武;经皮微创冷冻切除肾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2 中铁大桥局集团桥科院有限公司 苏祖平 欧阳华林;聚羧酸高效减少剂在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中国消费者报 王洪武;经皮微创冷冻切除肾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淑芬;我国建筑物建筑模式有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3年
5 杨建光;青藏铁路安全运营两周年[N];人民铁道;2008年
6 杜小卫 褚渊;外墙保温系统被列为江苏省建设成果推广项目[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严娜特约记者 王静;健全食品物流体系 应对奥运商机[N];现代物流报;2007年
8 罗强;浅谈路基填方用料均匀性对路基质量的影响[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伍国瑞;广东佳堡外墙板中标国家体育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驻广东记者 方筝 通讯员 伍国瑞;佳堡外墙板被国家体育馆工程采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