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井下多状态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

杜鹏  
【摘要】:在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石油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易采原油却日渐减少。在石油采集过程中,潜油电泵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机械设备,并广泛应用于斜井、海上采油井等不同种类的油田上。由于潜油电泵一般工作在高温、高压等工况恶劣的深井中,潜油电泵安全可靠的工作对油田稳定的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提升采油技术水平,并保证潜油电泵持续高效稳定的工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井下多状态参数监测系统,具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本文针对井下潜油电泵机组的七个状态参数,包括吸入口压力、排出口压力、电动机绕组温度、吸入口温度、纵向振动、径向振动以及泄漏电流进行测量与传输研究,并提出整个监测系统框架。本论文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将井下多状态参数通过三相潜油电缆传输到井上设备。目前,多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方式来更好的控制潜油电机,但变频器的引入,必然会在潜油电缆上引入高次谐波干扰,影响数据的传输。本论文采用基于低频载波通道的信号传输技术,并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通信协议,保证了潜油电缆上的传输信号不会被高频噪声所干扰。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井下监测技术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井下各个状态参数的高温测量电路,开发出符合通信协议的耦合电路将信号调制到潜油电缆上。在地面,设计出与井下相配套的解调电路,并带有保护、剥离、滤波电路,以便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进行监测处理。确定了为井下多状态参数监测系统硬件电路供电的总体方案,即信号的传输与井下设备的供电都通过潜油电缆来实现。最终,文中比较了不同井下多状态参数传输技术的方案,通过分析基于模拟电流环进行数据传输、基于高频载波通道的信号传输以及基于低频载波通道的信号传输的优劣,最终比较出基于低频载波通道的信号传输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甄照永,王新峰;国外潜油电泵系统电子电气测控技术新进展[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毕正华;2300V潜油电泵专用变频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3期
3 付道明,孙军,王克松,黄瑞祥,王光辉,李文兵;中压变频器在潜油电泵井的应用[J];电气传动;2004年03期
4 ;新风光电子—潜油电泵专用变频器[J];自动化博览;2009年05期
5 邬春学,梁少华,李宏魁,吴志刚,杨红明;一种新的智能型潜油电泵保护仪[J];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8年05期
6 邬春学,于林峰,王娜,李冠宇,邬春学,余镇危,李宏魁;用AT89C52设计的电泵井现场实时参数自动监测仪[J];仪器仪表用户;2002年06期
7 李强,赵兆,李健忠;计算机辅助潜油电泵机组选择程序设计[J];机械设计;2003年09期
8 张忠良;张有力;;中压变频器在海上采油平台潜油电泵中的应用[J];变频器世界;2007年01期
9 岑尉平;;罗宾康变频器在海上采油平台上的应用[J];电气开关;2011年04期
10 何洪臣;;市场的呼唤 企业的响应[J];变频器世界;2005年02期
11 李刚;宋福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潜油电泵故障诊断知识管理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01期
12 纪树立;朱学海;石磊;孙霖;;潜油电泵多媒体培训系统的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4期
13 李志强,叶洲峰,张建军,李广志,张懿,宋志谦;河南油田潜油电泵井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研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4 叶洲峰;张建军;杨国强;;电泵井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在河南油田的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3年03期
15 唐周怀,崔长国,龚兴云,汪金周,史晓贞;新型电动潜油泵变频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石油机械;2001年03期
16 殷连生;;微波大系统相移精确测量的交叉换位法[J];电子测量技术;1986年02期
17 戴杰;;国外化学战剂远距离监测系统发展概况评述[J];激光与红外;1988年01期
18 崔亦飞;何京敏;;IBM-PC总线控制的地下监测系统[J];自动化与仪表;1993年02期
19 李玉忍,姬劳;DOS环境下实时多任务监测系统的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4年02期
20 王惠丰,王妙玲;SG-600旋转机械监测系统的研制和开发[J];电站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昭;李瑞来;何洪臣;;1140伏潜油电泵专用变频器[A];第一届变频器与伺服企业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杜丹阳;孙佳澳;赵春丽;;氟硅橡胶在潜油电泵密封中的应用[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齐陆宁;刘兴奎;;潜油电泵系统功效分析及优化运行研究[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4 王栋;高强;徐殿国;;基于模拟电流环的潜油电泵井下数据传输系统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董贤勇;孙富旺;朱孝强;王绍忠;王志超;;潜油电泵变频调速装置在埕岛油田的应用[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6 屈金泉;周昂;;挖泥船疏浚监测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7 曾宇清;甘敦文;丁勇;王卫东;王辉;朱军;;机车车载轨道安全监测系统的研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8 葛徽衍;张永红;贾金海;;黄河小北干流及渭河流域雨量监测系统开发应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闫生存;孙役;李振作;;光纤陀螺系统在水布垭工程的成功应用[A];2008南方十三省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英;杨志法;王全才;;可用于岩土工程动态监测的某些便携式监测技术[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振刚;潜油电泵机组状态监测与辨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姚亦华;海上油田潜油电泵生产系统优化设计与工况诊断[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3 朱友珠;高效油气分离器工作机理仿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冯兆祥;岩质桥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监测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杨保岑;大跨桥梁施工期结构形态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张青;滑坡地质灾害TDR监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朱大勇;高频地波雷达在近海区域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夏欣;基于电阻率测量的海床蚀积过程原位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何勇军;大坝安全监控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10 张卫中;向家坡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综合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鹏;井下多状态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倩;潜油电泵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3 李聚乐;潜油电泵选井选泵系统开发[D];吉林大学;2012年
4 袁丽丽;潜油电泵井下参数高精度监测及高效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苏艳玲;潜油电泵举升系统运行优化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王栋;基于模拟电流环的井下多参数测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志平;井下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王方伟;浅海油田电潜泵工况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庞向东;潜油电泵耐腐蚀性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白旭;潜油电泵特性测试及应用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赵飚 通讯员刘少华;世界泵挂最深潜油电泵诞生[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田成;世界泵挂最深潜油电泵诞生[N];中国工业报;2010年
3 记者 张贵志;大港中成公司承包潜油电泵井[N];中国石油报;2000年
4 赵飚;中成机械潜油电泵伊朗试油项目获甲方表扬[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赵飚;国内功率最大潜油电泵在冀东油田投入生产[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赵飚;高深超重稠油掺稀电泵享誉西北市场[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通讯员 郑水平管九洲;数控往复式潜油电泵采油技术落户曙光油田[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汪亚萍;文化为媒提效益[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吴非 张俊玲;在市场中搏击的弄潮儿[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陈伟 大庆报道;大庆石油潜油电泵技术服务公司走出去再造优势[N];中国信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