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化自激脉冲喷嘴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工业废水的处理是各国科学家们都在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而空化撞击流技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上具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清洁无二次污染的优势。本文以空化撞击流处理工业废水为背景,针对该技术的核心部件空化自激脉冲喷嘴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采用风琴管谐振腔串联Helmholtz谐振腔的形式,主要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后续用于空化撞击流装置的空化自激脉冲空化喷嘴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本文首先理论分析了空化形成的机理及其产生的效应,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产生原理以及产生时扰动波所需满足的反馈条件;然后对空化自激脉冲喷嘴的原理及影响自激振荡脉冲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接着对风琴管和Helmholtz谐振腔结构做了一系列设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出各自最优结构进行串联,通过对串联后的空化自激脉冲喷嘴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进口压力条件下,该喷嘴内部流场及其空化情况,并确定其最佳工作条件;最后通过对喷嘴过渡段结构的调整,从而得到空化自激脉冲喷嘴的优化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风琴管谐振腔串联Helmholtz谐振腔的空化自激脉冲喷嘴比单一一种形式的谐振腔更能提高喷嘴出口速度,同时对于一个特定结构的喷嘴而言,只对满足一定压力范围条件的流体才能产生自激振荡,并对其速度具有两次放大的作用,并且对于一个特定结构的喷嘴来说存在一个起始的压力来产生空化现象,只有高于或等于这个压力才能产生空化射流。对于本次设计的串联空化自激脉冲喷嘴的工作压力范围是0.4-2.7 MPa,考虑到节能因素,选择2 MPa作为该结构的空化自激脉冲喷嘴较为适宜的工作压力。通过改变喷嘴过渡段长度对喷嘴进行优化,确定了2mm长的过渡段喷嘴为此次设计的最佳结构。
|
|
|
|
1 |
刘雪东;刘佳阳;朱小林;刘文明;;结构参数对拉伐尔喷管空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
2 |
王福霞;赵丽;付显威;宋学燕;侯春玉;;空化初生研究综述[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3 |
陈银银;李育敏;高海燕;曹勇;计建炳;;空化设备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3年11期 |
4 |
刘晖霞;廖振方;刘宁;;环形射流泵空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石油机械;2007年07期 |
5 |
刘贤吾;叶华;魏群;;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7年07期 |
6 |
王惠敏;孙三祥;;水力空化中雷诺数与空化数关系的研究[J];环境工程;2008年06期 |
7 |
邓松圣;雷飞东;李赵杰;沈银华;;空化水射流物理化学效应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4期 |
8 |
易灿,李根生,张定国;围压下自振喷嘴空化起始能力试验及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9 |
易灿;李根生;张定国;;自振喷嘴空化起始能力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1期 |
10 |
沈银华;邓松圣;张攀锋;;空化射流降解机理研究[J];贵州化工;2007年01期 |
11 |
王惠敏;韩喜莲;孙三祥;;空化数与雷诺数关系的确定[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2 |
沈忠厚,曾春元;常压下淹没自激空化喷嘴的试验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3 |
李根生,沈晓明,施立德,陈现华;空化和空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14 |
李子丰;;空化射流及其在钻井破岩中的应用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6年08期 |
15 |
钱光毅;;基于空化原理的孔板污水处理设备性能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
16 |
易灿,李根生,张定国;喷嘴结构对空化起始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01期 |
17 |
李根生,沈忠厚,周长山,张德斌,廖华林;自振空化射流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1期 |
18 |
王智勇;张晓冬;杨会中;;文丘里管中空化流场的数值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6年10期 |
19 |
李健;;空化射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
20 |
李根生,沈忠厚;空化射流及其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