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与后评价研究
【摘要】:目前,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存在单位面积耗能量高、能源系统运行不合理的问题,迫切需要能源系统的改造与运行策略的调整。本文以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对象,进行基于物联网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与后评价研究。通过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采集评价数据样本,使用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说明指标值处理、计算的过程,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辽宁友谊宾馆建筑概况、使用情况等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评价对象现状与需求。结合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后评价影响因素,从能源、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五大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独立性,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依据功能不同,将分布式能源系统分为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电蓄热系统三个系统指标层,选择了能源效率、运行费用、与政策的一致性等19个分项指标进行评价。(2)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能耗后评价指标的数据需求,进行器件、功能与物联网平台选择,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并搭建服务器与数据库。通过监测系统得到建筑能耗与环境的实时数据,对其筛选与处理后作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后评价指标的数据样本。(3)为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在对建筑节能与后评价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多种科学评价法。基于建筑能耗后评价定量与定性的特性,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析的后评价方法。使用综合赋权法确定了建筑能耗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AHP法得到权重初值后,用熵技术法对其进行修正,得到指标权重结果。(4)确定指标值计算的方法后,利用建筑能耗监测数据得到定量指标值;定性指标值由专家评分后取其平均值。把不同类的指标值转换为模糊隶属度值,计算各分项指标值的权重分,最终得出辽宁友谊宾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果为87.15分。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各指标层的成功度,为能源系统优化与改进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