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等教育对短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研究

李丽红  
【摘要】: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都先后进入了买方市场,但是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并针对中国目前“内需不振”的情况,倡导把教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但是,高等教育产业是否能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扩招对我国短期的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大的贡献?它们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是否达到了那些倡导“教育产业化”的专家们先前估计的效果?这些探讨与分析无疑对回答我国高校扩招能否带动经济增长乃至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如果能够“产业化”,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等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本文就从上述的问题出发,通过实际的计算和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首先讨论了论文背景,指出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客观评述;其次,从长、短期两个方面从理论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了高校扩展和高校潜在需求方面的问题;再次,在对高校扩招的可行性进行深刻的论证基础上,采用静态的的投入产出法,对高校扩招可带动的实际的经济增长进行了计算,并运用1999年的实际数据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实践性、应用性,对计算结果也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最后,展望了我国高校发展的方向,其中主要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规模扩张进行了战略分析与展望。 总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套科学的、适用于高校扩招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的计算方法,并论证高校扩招的可行性;在有关高校的发展道路方面能够给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等提供参考与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雪慧;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吴超林,袁锐锷;高等教育发展误区的经济学剖析——一般理论及其对台湾等的应用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林廷春,丁佳;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台湾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1期
4 周建华;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10期
5 丁小异;论发展高等教育产业[J];教育财会研究;1999年06期
6 谢碧玉;论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与综合效益[J];事业财会;2002年01期
7 ;教育文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胡成功;高等教育应正确处理四大关系[J];高教探索;1998年04期
9 董小翠,杨冠鲁;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J];生产力研究;2003年02期
10 金硕;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6期
11 李向阳;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浅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12 王冀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再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要点[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04期
13 舒邦华,叶存洪;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转变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14 夏天阳;高等教育要与市场经济接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15 缑元有,文喜扶;关于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几点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04期
16 陈传德;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应当进行根本性变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7 潘弘根,汪明芳;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95年04期
18 高桂彪,黄循洛,张耀荣;广东基本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1995年05期
19 许邦官;“需求约束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探略[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0 杨福耀;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我见[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3 严全治;杨红旻;;中国高等教育区域不均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殷屈娟;;试论现代传媒对高等教育的冲击[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晓红;;我国高等教育学费问题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献君;;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走向[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8 毛建青;;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李同明;;加入WTO对我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应对之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维贵;;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及对策[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毛迪伯;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汉成;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杨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3 夏志强;论高等教育产业化[D];四川大学;2003年
4 白健;中美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秋中;论高等教育成为支柱产业的动因、可行性与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谢尊贤;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与高校规模适度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车红华;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张莉;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金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聂乔;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N];大连日报;2005年
2 王庆环;海峡两岸学者共话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3 彭兴庭;“因学致贫”拷问大学收费制度[N];重庆日报;2005年
4 记者 黄妙英 实习生 邹红红;加强管理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健康发展[N];广西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邹滢颖;新西兰高等教育走马[N];杭州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连成 高晓明;高等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张扬个性[N];光明日报;2004年
7 施芳;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公平[N];人民日报;2005年
8 张应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冯兴元;何不用民营资本激活高等教育[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彭兴庭;学费是一种“补偿”而不是“价格”[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