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螺杆加工过程三维动态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螺旋杆机械,其中的螺旋转子制造技术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难题。从1994年起,沈阳工业大学数控研究中心即对复杂异形螺旋面加工进行攻关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无瞬心包络加工方法,并对其包络加工原理、数控编程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即是以无瞬心包络法加工过程为基础建立的仿真加工模型和三维图形动态仿真系统。
本文以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为基础,对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理论、可视化仿真方法、数控机床无瞬心包络加工方法和三维图形造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三角形图元作为基本的造型工具,建立了数控机床加工异形螺旋杆的仿真系统。文中对做变角速度运动的工件和运动轨迹复杂的高速自转中的铣刀求交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采用将铣刀上的每个刀尖划出的曲面离散化的方法,以图像显示的帧数作为求交计算过程的铣刀位置的控制参量,得出了铣刀与工件的求交算法。本文对加工过程中三维图形动画显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了一套工件上点的存储规则、工件上三角形的组织规则和在加工过程中向工件中动态插入点和删除点的规则定义。在综合上述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加工仿真模型。最后利用C++和OpenGL设计并实现了较实用的软件仿真系统,使整个复杂螺旋杆的加工过程从参数输入、刀具设计选择、干涉判定、差补计算、三维仿真到数控程序生成和控制加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加工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
|
|
|
1 |
王维,钦兰云,杨光;图像处理技术在异形螺杆大径测量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
2 |
宫兴祯,王建军,陈欣,王艳玲,王可,呼咏;异形螺杆包络加工的误差分析与补偿[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03期 |
3 |
张辉,徐海峥,尹文生,邢世忠,王泽民;异形螺杆的数控加工[J];塑料;1999年03期 |
4 |
牛连强;许银龙;陈欣;王可;;异形螺杆加工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年03期 |
5 |
牛连强;许银龙;陈欣;王可;;异形螺杆加工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技术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6 |
唐宗军,肖永飞;异形螺杆铣削过程中的数据采集[J];机电一体化;2005年02期 |
7 |
王可,柏占伟,魏国家;多自由度铣削螺旋曲面的变安装角问题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年09期 |
8 |
王维;么健石;蔡光起;;异形螺杆数控铣削刀具磨损智能建模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2期 |
9 |
贾海利,柏占伟;四自由度数控铣削异形螺杆关键技术研究[J];机械制造;2005年07期 |
10 |
王可,赵文珍,唐宗军,王维,陈欣;异形螺杆加工所用无瞬心包络法原理与实践[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02期 |
11 |
乔国英;;连续烤蛋机的PLC控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年08期 |
12 |
王杰,蔡玉强;MDT5.0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
13 |
梁欣,王平;异型螺杆CAD/CAM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4 |
何芹;原政军;姚龙元;;用于方形物件装卸液压机械手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0年18期 |
15 |
赵玲;英国家畜饲养业中称重技术[J];机器人;1982年06期 |
16 |
王吉忠;轮胎气压传感器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2年02期 |
17 |
杨靖宇;戴怡;;数控机床排屑器故障分析及其改进[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年01期 |
18 |
佟以丹;林淑霞;许伟;;AutoCAD中绘制工程图样的几个技巧[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
19 |
梁以坚;关于水平微动螺旋和测微器的“旋进”问题[J];测绘通报;1963年03期 |
20 |
林其水;鼠标器常见故障的排除与维护[J];印刷技术;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