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皮带秤集散系统
【摘要】:随着传感器、电子技术和微机技术的崛起,称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称重装置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称重装置的研究与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皮带秤等衡器更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进一步采用新技术,开发各种自动称重系统,提高动态称重的准确度,加强网络功能是当今各国发展的重点。我国的衡器产业已初具规模,但高档次衡器产品技术水平落后,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次衡器产品对发展我国的衡器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就是针对电子皮带秤自动称重系统展开的。
显示控制器是电子皮带秤的核心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了如下几部分:A/D转换、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自动控制、电源系统和电磁兼容性设计。A/D选用的是AD公司的高精度A/D转换器AD7730,温度漂移达到5nV/℃。A/D转换之后的数据需要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采用的是P89C668,其所具有的高集成度既简化了设计又降低了成本。数据显示采用液晶显示模块,人机界面友好。数据存储采用PCF8583,读写速度快而且价格便宜,同时还实现了时钟/日历功能。数据传输部分采用的是在工控领域中应用广泛的CAN现场总线进行传输。CAN现场总线以其在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传输距离远,连接简单等方面的优势而备受青睐。电源系统采用TOPSwitch-Ⅱ开关电源,相对于了稳压电源,不仅节能,而且缩小了显示控制器的体积。对显示控制器作抗干扰试验和提出改进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射频、静电放电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通过使用CAN现场总线作为皮带秤联网的通讯媒介,实现了电子皮带秤集散控制系统的远程、高速、可靠、灵活而廉价的通讯接口。通过使用TOPSwitch-Ⅱ开关电源,实现了一种节能、设计简单、廉价的电源系统。通过对皮带秤采取的一些简单的抗干扰试验,发现了显示控制器在抗干扰能力方面的一些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的可能的实现方法,还有待以后的同学继续研究并把它制作出来。
|
|
|
|
1 |
方原柏;瑞士哈斯勒公司VHRS皮带秤[J];衡器;1997年04期 |
2 |
戴长永,许宏科,姚永福;动态称重在高等级公路收费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1999年06期 |
3 |
仲伟庆,孙建英;非接触式动态称重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工业计量;2004年06期 |
4 |
许嘉
,蔡萍
,周志峰
,陈日兴;二分梯形法在汽车动态称重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4期 |
5 |
孙季林;DDZ——Ⅱ型多托辊式皮带秤[J];华东电力;1981年10期 |
6 |
杨萃南;;动态称重的理论、方法及初步实践[J];自动化仪表;1991年01期 |
7 |
严荣涛;皮带秤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1999年04期 |
8 |
易慧芳;;皮带秤的误差分析与控制[J];上海电力;1999年02期 |
9 |
严义良;动态称重系统分析及其在高速公路的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2年05期 |
10 |
汤卫建
,陈正亮
,季斌;皮带秤现场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J];衡器;2004年01期 |
11 |
严荣涛;;模拟载荷检验装置对皮带秤线性度的测试[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2005年04期 |
12 |
季宗鼎,穆秉秀;皮带秤的载荷校验法[J];冶金自动化;1984年03期 |
13 |
鲍亚呜,刘文彬;配料系统变频调速皮带秤的控制[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6年06期 |
14 |
康茜;用于动态称重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J];航空计测技术;1997年03期 |
15 |
吴立群,尹博生,吴昭同;一种改进的行车吊秤动态称重策略[J];机电工程;1997年06期 |
16 |
王力,杜丽梅;微机自动配煤技术在焦化厂的应用[J];衡器;2000年04期 |
17 |
史登跃;电子皮带秤测量误差的分析及改进[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4年02期 |
18 |
张雨,贺曙新,文绍波,邹政耀,张士强;汽车动态称重信号的两个处理方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9 |
刘广;侯萍;;T型架挂码用具在皮带秤标定中的应用[J];水泥;2009年01期 |
20 |
徐万红,金伟,李芬;皮带秤配料系统的智能综合控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