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温渗氮制备高氮不锈钢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王耘涛  
【摘要】:增加不锈钢中的氮含量可获得高氮不锈钢,从而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蚀性。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高氮不锈钢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优化高温渗氮工艺参数,研究了高温渗氮过程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氮气压力等工艺参数对Cr17-14Mn-2Mo-0.4N不锈钢渗氮层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高温渗氮工艺参数对高氮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在加热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24h、氮气压力在0.2MPa~0.5MPa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在不锈钢表面获得厚度在2.0mm以上的渗氮层,渗氮层平均氮含量最大可达1.1%,与原材料相比,氮含量增加了2倍。经高温渗氮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渗氮层为单一奥氏体组织;相对于未渗氮试样而言,渗氮试样的强度得以提高的同时,其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并未大幅度降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采用高温渗氮工艺得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0.9%NaCl生理盐水和模拟血浆溶液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尤其是耐点蚀性能;氮含量的提高可明显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每提高0.01%氮含量,可以使点蚀电位提高10mV以上。在加热温度1200℃、氮气压力0.3MPa、保温时间24h条件下得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0.9%NaCl生理盐水中的点蚀电位约1200mV,大大高于渗氮前约320mV的水平。 结合渗氮层硬度测试结果及原子扩散理论,推导出了无镍双相不锈钢高温渗氮层中氮含量的分布模型。该分布模型对无镍双相不锈钢高温渗氮层中的氮含量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以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工艺获得的渗层氮含量进行估算,因而对不锈钢高温渗氮工艺的实施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启明;利用高温渗氮法生产适合作生体医用材料用的无镍不锈钢[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4期
2 ;超低碳含钼不锈钢脉冲熔化极自动氩弧焊和超低碳含钼不锈钢埋弧自动焊[J];流体机械;1975年01期
3 ;大截面铜——不锈钢的摩擦焊[J];电焊机;1976年03期
4 ;浓H_2So_4的流量、液位自动控制[J];石油化工自动化;1976年01期
5 陆希白;马込正胜;;不锈钢喷镀[J];今日科技;1978年12期
6 祁建成;;不锈钢抱箍[J];机械工人.热加工;1979年01期
7 张烽;;与瑞典ASSAB公司技术交流札记[J];铁合金;1979年04期
8 王万超;须德昌;;回收燃磷水合过程酸雾制试剂磷酸[J];无机盐工业;1979年05期
9 封承明;;2Cr13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研究[J];钢铁;1981年04期
10 卓献崑;李伯琪;;1Cr18Ni9Ti不锈钢在含氟磷酸及磷酸一钠溶液中耐蚀稳定性的初步探讨[J];云南化工;1982年03期
11 魏宝明;朱一帆;郝龄;张益民;;不锈钢在循环冷却水中点蚀倾向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12 杨宁;中国金属学会第5届不锈钢年会报导[J];上海钢研;1984年01期
13 程世长;;第五届不锈钢、耐热钢、耐蚀合金学术会议在四川召开[J];钢铁;1984年03期
14 魏庆成;;浅谈我国不锈钢模铸固体渣保护浇注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J];特殊钢;1984年05期
15 孙雅琴;Cr20Mn10Ni4Si3N抗咬耐蚀不锈钢[J];上海钢研;1985年05期
16 温德义;;不锈钢件内孔的冷挤加工[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6年08期
17 ;角钢连轧提高生产率百分之二十[J];特殊钢;1986年01期
18 张禹门;;不锈钢片状圆网笼制造和使用[J];纸和造纸;1986年01期
19 吴迪民;;渗铬45钢代替不锈钢[J];金属热处理;1987年08期
20 梁俊福;;在不锈钢和铜等制件上电镀六价铬[J];表面技术;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贤霖;马文博;杨宴宾;;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热轧生产控制方法[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2 毛萍莉;刘正;;金属型铸造不锈钢管坯实验研究[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3 吴平生;郝胜智;宋振飞;张向东;董闯;;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316L不锈钢的显微结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苏宁;李金锋;马永山;杨怀宇;;认真总结,改进技术,提高不锈钢焊接质量[A];第四届石油工程焊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蔺增;王芳;岳向吉;张以忱;巴德纯;In-SeopLee;;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不锈钢上制备类金刚石碳(DLC)膜的工艺及性能(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郑业方;苏立武;朱天正;;大功率机车不锈钢牵引销表面硬化工艺[A];2007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星火机床杯》工艺创新发展绿色制造节约型工艺有奖征文科技论文集[C];2007年
7 贺中云;;砂型组合砂芯叶轮的铸造[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顾玉明;;不锈钢热轧轧制计划排程优化系统开发与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高护生;樊玉光;王金刚;陈朝达;;TA2在含HC1溶液冲蚀腐蚀行为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黄志勇;刘从贤;陈长安;刘卫东;;HR1不锈钢与Li-Al合金相容性[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长安;铝和不锈钢中氦行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2 卢建树;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合金腐蚀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蔺增;利用射频PECVD方法生长类金刚石薄膜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4年
4 李明高;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宏;微机电系统低温阳极键合用微晶玻璃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旭峰;应用CSP技术生产不锈钢的基础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7 孙常太;钛合金及不锈钢椎弓根螺丝钉骨界面力学及组织学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8 刘清梅;超声波对金属凝固特性及组织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9 赵东升;钛合金与不锈钢真空热轧形变连接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付俊伟;亚快速凝固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形成及演化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耘涛;高温渗氮制备高氮不锈钢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2 谈华平;不锈钢化学转化膜耐蚀性能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白玲;渗铜法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组织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柴树满;中小型钢铁企业引进GOR工艺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张欣欣;注浆法制备氧化锆/不锈钢梯度功能材料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孙宇飞;不锈钢离子渗氮模型[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柳建安;薄壁不锈钢产品极限拉深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8 熊娟;铜离子注入奥氏体不锈钢中显微组织与抗菌性能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小丽;热处理工艺对高铜马氏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10 吴冰;不锈钢焊接接头疲劳失效评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根;北美不锈钢市场可能出现供应过剩[N];中国冶金报;2006年
2 通讯员 张俊喜 记者 苏勇;太钢将大量生产铬系不锈钢[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国际不锈钢交易价持续上扬[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4 李成;民营不锈钢的发展前景[N];中国冶金报;2003年
5 ;“吸铁石”怎能辩别不锈钢的真伪[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6 刘魁;不锈钢为什么生锈 ?[N];中华建筑报;2005年
7 全国炼钢连铸技术知识竞赛专家组;不锈钢的分类和冶炼[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周辛立;第五届国际不锈钢展将于9月在沪举行[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蒋家华;镍价三月内跌去一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徐虞利;国内不锈钢厂拟减产20% 镍价跳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