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人眼自然睁开状态下的虹膜识别方法研究

林忠华  
【摘要】: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出现,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身份识别的要求。这样,就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生物特征识别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高准确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优点,能够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虹膜身份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身份识别技术,由于其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非侵犯性等优点而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脸像、声音、指纹等身份鉴别方法相比,虹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近些年来虹膜识别技术在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表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 虹膜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了虹膜图像采集、虹膜图像预处理、虹膜图像特征提取、模式匹配与识别。它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了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小波理论、模式识别等众多学科领域。本文在总结目前虹膜识别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虹膜识别中的虹膜定位、噪声处理、归一化、特征提取及编码和分类决策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方法并进行实验对比,对进一步研究虹膜识别技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虹膜定位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人眼结构特征的定位方法。首先,通过邻域灰度平均值去除光斑,接着通过投影法和瞳孔中心检测算子来找瞳孔内一点,然后通过边缘检测算子结合投票的方法找内外四个边界点准确定位虹膜内外边界。对2655幅人眼图像进行虹膜定位实验的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虹膜图像平移问题,并避免了反射光斑、眼睑、眼睫毛等噪声对定位的影响。与经典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定位成功率的同时,定位时间大大减少。 在人眼自然睁开状态下存在噪声,因此需要进行去噪操作:通过抛物线拟合的方法去除上、下眼睑;利用邻域灰度均值法去除光斑;去除眼睫毛时先用局部灰度极小值的方法找到所有候选眼睫毛点,然后利用眼睫毛的起始信息、方向信息和长度信息去除伪眼睫毛点。 在归一化方面,将环形虹膜图像通过坐标变换转变为矩形,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虹膜图像缩放问题,同时进行内外圆心不一致的补偿操作,并确定有效虹膜区域,便于进行后续的操作。 在特征提取和编码方面,在有效虹膜区域内,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并提出基于局部灰度极小值、基于纹理特征点匹配,基于多方向纹理边缘检测三种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的特征提取方法采用墨西哥草帽小波和Morlet小波,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变换系数分布进行考察,通过设置不同的尺度,可以得到不同频率下的纹理特征,并分析哪些尺度下得到的虹膜纹理比例要高一些。与传统的小波变换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的方法更具有优势,不仅算法的复杂度比较低,而且算法的识别率高;基于局部灰度极小值的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了虹膜纹理的位置信息和灰度信息,却抛弃了纹理的大小、方向、相关性等其他结构特征,因此提取出来的可区分性特征仍然不能保证使虹膜识别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基于纹理特征点匹配的特征提取方法虽然利用了纹理的大小与方向信息,但是选取的方向信息少,未考虑纹理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识别准确性还有可提高的空间;基于多方向纹理边缘检测的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了纹理的位置、灰度、大小、方向、相关性等多种结构特征,因此提取出来的可区分性特征使虹膜识别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模式匹配与识别方面,采用自行设定的计算距离的方法来计算登陆虹膜码与注册虹膜码之间的距离,通过多次平移匹配来解决图像旋转的问题,通过阈值法进行分类。 最后,在已有的图库上,对基于Gabor滤波器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并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基于Gabor滤波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劲;赵蕾;扶晓;;基于小波模极值的虹膜特征提取算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6期
2 尹惠玲;彭胜华;;虹膜图像预处理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8期
3 宗瑞山;田启川;;虹膜采集系统中图像质量评估的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11期
4 李西明;杨波;郭玉彬;;生物特征安全概略构造:理论与实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齐霁;孙光民;;虹膜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3期
6 徐晓蓉;李永军;;一种粗细结合的快速虹膜定位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王玉娟;;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前景看好[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0年01期
8 阿碧;;博物馆防盗有术[J];检察风云;2011年13期
9 苑玮琦;杨冉冉;张开营;;虹膜清晰程度与人眼拍摄距离对应关系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8期
10 高妍;李慧;;静脉识别:生物识别新方向——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文新[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2期
11 刘晓敏;李培华;郭吉平;;虹膜图像中的闭眼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9期
12 毛巨勇;;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发展与现状[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0年05期
13 方尔庆;耿新;;基于视听信息的自动年龄估计方法[J];软件学报;2011年07期
14 孙鹏;杨洪臣;;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数字水印防伪技术研究[J];警察技术;2011年04期
15 ;ISO/IECJTC1批准立项的新工作项目(2011年4~6月)[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7期
16 青云;;高科技为博物馆防盗[J];生命与灾害;2011年07期
17 陈晓红;;一种新型计算机ECG识别方法运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9期
18 罗华平;;用多种识别技术的组合实现基金网上交易客户的身份识别[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19 刘晓锋;;智能手机安全软件市场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雅丽;王敏;黄木旺;;高精度虹膜识别光学镜头的研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王兴荣;季鹏;;虹膜识别引导的LASIK治疗远视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翟艳东;于明;艾艳锦;;一种基于DSP的虹膜门禁系统设计方案[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肖明亮;吴仁彪;;基于PCA-SIFT的虹膜识别算法[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5 王晓民;胡文华;彭瑞云;王德文;;战场敌我身份生物特征识别系统[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刘晓梅;魏立峰;李飞;;空间信息与尺度信息相结合的虹膜识别算法[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范科峰;曾庆宁;许钢;陈理光;;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虹膜识别算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8 何玉青;刘飞虎;何欢;冯光琴;冷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人脸与虹膜融合算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邱尚仁;邱笑宸;;方言特殊语汇的生物特征和社会特征——南城方言特殊语汇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宽全;李乃民;张大鹏;张宏志;左旺孟;徐礼胜;庞博;;基于生物特征的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及信息平台建设[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艳;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林忠华;基于人眼自然睁开状态下的虹膜识别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3 程宇奇;用于身份鉴别的虹膜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韩民;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虹膜识别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徐中宇;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施金洋;基于心电和指纹特征的生物密钥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江虹;基于手部特征识别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熙;鉴别生物特征提取及密钥生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元宁;基于指纹与虹膜生物识别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范科峰;数字媒体内容保护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评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本祥;虹膜识别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张天逸;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粗集的虹膜识别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刚;基于DSP的虹膜识别系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吴景玮;虹膜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复杂背景中的人脸检测[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宋普云;虹膜识别系统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崔渊;基于OMAP3530的虹膜识别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春辉;基于DSP的虹膜识别系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钧慧;虹膜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赵鑫;基于DSP的虹膜识别系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崔清亮;图像质量评价在虹膜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耀翠;凯平艾森:专利撬动虹膜识别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记者 赵晓霞;中科院自动化所建成规模最大生物特征样本数据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胡慧平;虹膜识别 应用前景广阔[N];金融时报;2003年
4 记者 杨文利;中科院自动化所在国际虹膜识别公开竞赛中夺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记者刘垠;虹膜识别形成完整产业链[N];大众科技报;2010年
6 记者 星子;虹膜识别系统为灾区群众“建档”[N];青海日报;2010年
7 记者郑晓春;英将在机场使用眼虹膜识别系统[N];科技日报;2003年
8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 王亮 吕科;生物特征综合利用[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生物特征验证——计算机安全的终极目标[N];科技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胡迎莹;虹膜识别冲刺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