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性能卓越的致密能源,其性能主要由电极材料决定。本论文以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为目标,研究了电极材料的特殊形态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有:
采用KOH活化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活性炭电极活化后的比电容比活化前高出约25F/g,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采用模板法结合水热反应制备介孔氧化镍,研究了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水热温度及水热时间等反应条件对生成物形貌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的介孔NiO电极与普通沉淀法制备的NiO电极首次放电比电容分别为235.5F/g、189.0F/g,400次循环后分别衰减到227.3F/g、171.9F/g。
以制备介孔氧化镍的水热反应条件为基础来制备介孔硫化钴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介孔CoS电极与普通沉淀法制备的CoS电极首次放电比电容分别为398.7F/g、309.2F/g,400次循环后分别衰减到335.6F/g、250.4F/g。
采用水热反应制备纳米二氧化锰,研究了水热温度、加入表面活性剂及水热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下的纳米MnO_2与普通沉淀法制备的MnO_2电极首次放电比电容分别为226.2F/g、165.6F/g,400次循环后分别衰减到213.1F/g、136.7F/g。
本论文所制备的三种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均比对应普通沉淀法制备电极的性能好。在这三种材料中,介孔CoS电极比电容比其它两种电极高出约160F/g~170F/g,但其循环性能、稳定性、导电性均较差,这说明对于硫化钴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介孔NiO、纳米MnO_2电极的循环性能、导电性较好,具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所需的良好性能。因此,本论文对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1 |
张治安,杨邦朝,邓梅根,胡永达,汪斌华;超级电容器纳米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学报;2004年17期 |
2 |
王康;余爱梅;郑华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发展[J];浙江化工;2010年04期 |
3 |
汪形艳,王先友,黄伟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J];电池;2004年03期 |
4 |
王大伟;成会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新进展[J];科学通报;2008年08期 |
5 |
刘丽英;张海燕;曹培健;陈列春;陈易明;;超级电容器用无定形MnO_2的制备及性能[J];广东化工;2008年06期 |
6 |
李娜;王先友;魏建良;安红芳;郑丽萍;;中孔炭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7 |
邢宝林;谌伦建;张传祥;黄光许;朱孔远;;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5期 |
8 |
杨红生,周啸,张庆武;以多层次聚苯胺颗粒为电极活性物质的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
9 |
张宝宏,刘彦芳,李会娟;Ag_2O超级电容器的研究[J];应用科技;2004年10期 |
10 |
屈伟平;林燕;;智能电网中的超级电容技术[J];电器工业;2009年11期 |
11 |
庞旭;马正青;左列;;Sn掺杂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12期 |
12 |
张传喜;郑中华;;超级电容器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船电技术;2007年05期 |
13 |
刘伟民;;碳气凝胶电极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最新进展[J];电源技术;2010年06期 |
14 |
孟庆函,刘玲,宋怀河,凌立成;超级电容器用复合炭极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J];电源技术;2004年07期 |
15 |
杨惠;石兆辉;陈野;张密林;;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5年06期 |
16 |
米娟;王玉婷;高鹏程;李文翠;;热处理对二氧化锰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4期 |
17 |
苏凌浩,范少华;物理化学综合实验设计——纳米MnO_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8 |
李俊;王先友;黄庆华;戴春玲;;α-MoO_3/CRF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年08期 |
19 |
李俊;王先友;黄庆华;戴春玲;;超级电容器MnO_2/CRF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12期 |
20 |
刘伟民;李朋;;碳气凝胶电极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0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