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空间环境中的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振动研究
【摘要】:随着空间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空间柔性机械臂由于其质量轻、耗能低和作业适应性强,在航空航天和机器人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空间柔性机械臂一般是由刚性关节和细长的柔性臂杆组成,是典型的刚柔混合机械系统。机械臂在发射过程和在外空间工作过程中,一般会受到较大的加速度,存在过大的载荷和振动冲击等作用,在其运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和较强的残余振动。另外,这种柔性臂杆的弹性振动具有典型的非线性振动特征。因此,对外空间环境下的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振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某用于外空间中的柔性机械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柔性连杆的非线性振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建立了某柔性机械臂的三维实体模型,计算了主要零部件的固有频率。然后利用模态综合法和Lagrange方程建立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满足合适的Clamped-mass边界条件的Euler-Bernoulli梁理论,得到了平面内的弯曲变形模型,其中略去了扭转和拉伸变形和影响。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行为进行数值仿真,分别对比分析了模态截断的阶数、连杆结构参数、关节驱动力矩等对柔性机械臂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然后,建立了考虑微重力的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讨论了微重力对柔性机械臂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利用考虑微重力环境和末端集中质量的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末端集中质量对柔性机械臂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
再者,对关节摩擦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了考虑摩擦力作用时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振动规律。
最后,建立了新的基于柔性杆大变形假设的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得到在大变形情况下的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振动行为。
|
|
|
|
1 |
阎绍泽,黄铁球,吴德隆,张铁民,刘又午;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与控制策略的综合评价[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8年03期 |
2 |
岳士岗,余跃庆,白师贤;重载下的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耦合特性[J];机器人;1996年04期 |
3 |
王大龙,陆佑方,陈塑寰,李晓光;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非线性轨迹跟踪控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4 |
王兴松;带载柔性机械臂固有频率确定及其减振器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
5 |
张铁民,郭治,刘又午;带有加速度反馈的柔性机械臂振动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09期 |
6 |
田彦涛,尹朝万,王殿方,王大龙;柔性机械臂运动轨迹的鲁棒自适应控制[J];机器人;1995年05期 |
7 |
毕士华,黄文虎,邵成勋;带滑移/转动镇的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响应和特性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8 |
张铁民,李成元;带有反馈控制的柔性机械臂动态研究与振动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
9 |
张铁民,李贵涛,梁莉;带有加速度反馈的柔性机械臂开关变结构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
10 |
李光,Amir Khajepour;基于滑模技术的单杆柔性机械臂的调节控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1 |
王世军,黄玉美,王凯;柔性机械臂关节刚度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4年08期 |
12 |
刘才山,王建明,阎绍泽,刘又午;柔性机械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
13 |
刘广瑞,刘又午,金国光;柔性机械臂非并置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6期 |
14 |
刘广瑞,刘敏,王建明,张新义;末端有集中质量的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与控制模型[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5 |
毕士华,费从宇,黄文虎,邵成勋;柔性机械臂的两种逆动力学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
16 |
刘广瑞,刘丽冰,刘又午;柔性机械臂的 H∞ 鲁棒控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7 |
邱志成,谢存禧,张洪华,吴宏鑫;压电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J];机器人;2004年01期 |
18 |
王树新,蒋铁英,张铁民,阎绍泽,刘又午;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5年06期 |
19 |
刘才山,王连印,王建明,宋世军;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控制器设计[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20 |
刘广瑞,刘又午,刘敏;柔性机械臂末端位置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J];机器人;1998年04期 |
|